[发明专利]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879.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9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H33/18 | 分类号: | A63H3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其技术在于,进行射箭的前置作业时,利用该箭匣装置内所设的各定位凸条与箭体间的配合,使该箭体在箭匣装置的容箭剖道内无法前后移动,而当该容箭剖道内放置数支箭体时,每一支箭体的堆叠排列并受到各定位凸条的限制定位,使在射击过程中,各箭体会逐一的从容箭剖道内排出而受到射击击发,因各箭体受各定位凸条限制定位,使得所射出箭体都维持一致性的射程、射速、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特指应用于射击领域的技术,主要是提供射击前置作业上,对于初学者来说能够有效的将多支箭体准确的置入,使多支箭体逐一射出的过程中较为稳定,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运动的兴盛,让更多热爱运动的人们也慢慢的尝试许多新鲜的运动项目,例如合球、龙舟、射箭等,此些运动项目本来就属于较为冷门,且一般刚接触运动的人们不太会去选择,其中射箭运动因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较少人愿意尝试,但随着科技与时间的进步下,人们逐渐了解射箭的乐趣,可训练专注度、手臂的肌耐力,因此越来越多人投入,甚至也作为运动比赛项目之一。
又射箭上所使用的工具不外乎是弓箭以及箭体,而弓箭又分成枪型的弩弓以及半月弓两种,常见的射箭方式是每射一支就在旁边的箭袋内再抽一支进行架放、瞄准、射击,但此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困难的点在于拉弓与瞄准,且射击后重新再瞄准时,容易失去准星,所以说相关业者针对上述问题而推出可以放置多支箭体的箭匣安装于上述的弓箭,如此一来使用者即可以最佳状态下进行箭体的连续发射;然而,一般的箭匣虽然具有提供多支箭体的容置,但是在逐一放箭体的过程中,因为箭体与箭匣之间没有良好的定位方式,以至于各支箭体无法整齐的排列,甚至各箭体置入后,每一支箭体的前后端并没有完全对齐,导致射击过程中,各箭体逐一落至弓箭的待射击区域时的位置并不相同,极有可能会影响射击的精准度、稳定性及射程距离等,故相关业者必须思考该如何改良才可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维持且稳定每一支箭体在射程上的稳定性与精准度,以及保持在最佳的射程距离,其改善现有在连射的过程中,会因为各支箭体在箭匣内容易前后移动,导致射击上影响精准度、稳定性及射程距离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其中:该箭匣装置具有一前端部、相反于该前端部的一后端部、一顶端及相反于该顶端的一底端,另从该顶端至该底端剖设一容箭剖道,该容箭剖道的两侧槽壁分别凸设一定位凸条,且各定位凸条靠近于该后端部,各定位凸条用以定位箭体的容置并限制位移。
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为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其中:该箭匣装置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对应该箭体的一箭头,该后端部则对应该箭体的一箭尾,又另于该箭匣装置的顶端朝底端剖设形成一容箭剖道,而该容箭剖道的两侧槽壁且靠近于后端部处进一步分别凸设一定位凸条,该箭体于箭尾处且对应各定位凸条则分别凹设二凹槽,该箭体以各凹槽对应各定位凸条并组装于该容箭剖道内,且各凹槽与各定位凸条的配合以限制该箭体的位移。
又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为一种具定位箭体的箭匣装置,其中:该箭匣装置安装于一弓箭,且该弓箭于顶端设一置箭部,又该箭匣装置具有一前端部及一后端部,该前端部对应该箭体的一箭头,该后端部则对应该箭体的一箭尾,又另于该箭匣装置的顶端朝底端剖设形成一容箭剖道,该容箭剖道与该弓箭的置箭部连通,而该容箭剖道的两侧槽壁且靠近于后端部处进一步分别凸设一定位凸条,该箭体于箭尾处且对应各定位凸条则分别凹设二凹槽,该箭体以各凹槽对应各定位凸条并组装于该容箭剖道内,且各凹槽与各定位凸条的配合以限制该箭体的位移,又该箭体由容箭剖道落至该置箭部等待击发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联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8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