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2912.8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辉;曾贞;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64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黄丝衣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黄丝衣霉接种于毛茶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发现30℃、35%潮水量、105个/ml浓度、接种时菌液与茶样体积质量比为1ml:40g条件下接种时,黄丝衣霉生长繁殖迅速,口味较好,为最佳接种方案。本发明证明了黄丝衣霉接种茶叶的可行性,为产业上制备黑茶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茯砖茶是黑茶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具有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清彻红浓、醇厚回甘绵滑的特点,广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黑茶的风味与发酵过程使用的微生物品种息息相关,目前黑茶的制备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微生物包括冠突散囊菌、酵母菌、黑曲霉等,寻找新的能够用于黑茶生产的微生物对黑茶新品种的开发与风味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黄丝衣霉属于真菌的一种,目前由于其对燃料的某些降解优势而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未有利用黄丝衣霉发酵生产黑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茶褐素含量黑茶的制备方法,利用黄丝衣霉接种发酵毛茶原料,从而提升黑茶中茶褐素含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之一,提供了一种利用黄丝衣霉制备黑茶的方法,利用黄丝衣霉接种毛茶原料,固态发酵制备黑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毛茶原料为黑毛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黄丝衣霉接种的具体步骤包括:毛茶原料在115℃的条件下蒸汽灭菌30分钟后加入黄丝衣霉菌液,恒温培养。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毛茶原料的潮水量为25-45%,所述黄丝衣霉菌液的浓度为105-107个/ml,所述黄丝衣霉菌液与毛茶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1ml:40g,培养时的温度为20-40℃。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毛茶原料的潮水量为35%,所述黄丝衣霉菌液的浓度为105个/ml,所述黄丝衣霉菌液与毛茶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1ml:40g,培养时的温度为30℃。
技术方案之二,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任一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黑茶。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基本确定了最佳的潮水量、发酵温度、菌液浓度范围。通过在不同培养条件下黄丝衣霉在茶样上生长状况的观察以及感官评价,30℃、35%潮水量、105个/ml浓度条件下,黄丝衣霉生长繁殖迅速,口味较佳,为最佳接种方案。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黄丝衣霉在黑茶制备领域的应用,拓宽了黄丝衣霉的应用领域,为产业上制备黑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为黑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有望在黑茶新品种开发、口味改进方面推广应用,具备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黄丝衣霉形态图;
图2为接种茶样后黄丝衣霉生长形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田开采测试用防扭水力锚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果实采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