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及dsRNA和防治舞毒蛾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93768.X 申请日: 2021-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3122545B 公开(公告)日: 2023-03-14
发明(设计)人: 曹传旺;孙丽丽;闫丽琼;李雪;王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07K14/435;A01N63/60;A01P7/04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哈科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23101 代理人: 吴振刚
地址: 150040 黑龙江省哈尔***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毒蛾 气味 受体 or2 基因 dsrna 防治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及dsRNA和防治舞毒蛾中的应用。所述的气味受体OR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所述的气味受体OR2dsRN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气味受体OR2dsRNA沉默舞毒蛾蛹,在成虫期则表现为对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减弱。本发明提出可利用舞毒蛾OR2的沉默技术来影响舞毒蛾成虫对次生物质的行为具有趋避作用,继而可基于丁香酚类和顺‑3‑己烯‑1‑醇类物质开发趋避剂,最终达到防治林木害虫舞毒蛾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及dsRNA和防治舞毒蛾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舞毒蛾是一种世界性森林害虫,可取食500多种植物,对森林造成了严重危害。目前对亚洲型舞毒蛾的防治,仍然是以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化学杀虫剂为主,但这些化合物容易引起害虫抗药性的形成和环境污染问题。尽管一些害虫天敌、致病微生物等生物防治在舞毒蛾防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防治技术存在受气候环境影响大、见效慢、效果不明显等弊病,严重制约了舞毒蛾防治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RNAi技术控制害虫的危害已成为植物保护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且该技术已经在农林害虫防治中得到应用。一方面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害虫靶标基因dsRNA转入植物体内,当有害生物取食转基因植物时,引发害虫体内发生基因沉默失去功能,降低害虫的生存能力;基于RNAi技术具有对人畜安全,对防治靶标对象专一,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无害虫抗药性等特点,解决了化学农药长期施用导致“3R”这一难题。

在昆虫对外界气味识别的过程中,气味受体(ORs)对气味分子的专一性识别,使其成为嗅觉系统的关键,但是,舞毒蛾气味受体基因及功能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及dsRNA和防治舞毒蛾中的应用,本发明鉴定出的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能够影响舞毒蛾成虫期行为功能,气味受体OR2 dsRNA在蛹期沉默舞毒蛾OR2,羽化的舞毒蛾成虫对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的敏感性均表现为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如SEQ ID 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dsRNA,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味受体OR2基因及对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的应用。

该应用的特点是,所述舞毒蛾气味受体OR2基因dsRNA显微注射舞毒蛾蛹期,在成虫期表现为对挥发性物质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减弱。

该应用的特点是,所述舞毒蛾为亚洲型舞毒蛾。

该应用的特点是,所述气味受体OR2基因的注射剂量为1μg。

该应用的特点是,一种用于调控舞毒蛾对丁香酚或/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其活性成分为如上述的dsRNA。

上述dsRNA在舞毒蛾防治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成虫期沉默舞毒蛾OR2则表现为对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明显减弱。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鉴定得到的OR2基因序列,并且根据该序列得到的OR2基因的dsRNA,可以应用于舞毒蛾OR2沉默技术,来影响舞毒蛾成虫对次生物质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避行为,可基于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开发趋避剂,通过实验证明,该dsRNA基因沉默效率高,基因干扰后,明显导致舞毒蛾雌雄虫对丁香酚和顺-3-己烯-1-醇趋向性均减弱,继而驱赶舞毒蛾成虫,避免其在寄主植物叶背面或者枝干部位产卵,继而避免舞毒蛾幼虫危害寄主植物,因此在研发新型杀虫剂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