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烹饪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3845.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宁;徐嘉悦;李红亮;谭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2 | 分类号: | A47J36/02;A47J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烹饪 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其包括烹饪容器基体,烹饪容器基体的表面形成附着的合金材料层,合金材料层上形成附着的不粘层;烹饪容器基体的基材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合金材料层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α2,不粘层具有第三热膨胀系数α3;第二热膨胀系数α2与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具有第一差值△α1,第三热膨胀系数α3与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具有与第二差值△α2,△α1<△α2。通过在基体附着具有较低热膨胀系数的合金材料层,使得合金材料层与基体有更接近的热膨胀性,在冷热处理后,合金材料层的收缩变化接近于烹饪容器基体的收缩变化,涂层受到的热应力减少,合金材料层和不粘层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烹饪容器为容纳或储存烹饪对象的容器,烹饪容器被加热后实现对烹饪对象的烤制、煎炒或煮沸等处理。现有的烹饪容器普遍存在易发生腐蚀、粘连食物发生糊化的现象。尤其是在使用传统的铸铁、铝以及铝合金等基材的烹饪容器烹饪食物时,容易发生腐蚀、粘锅现象,降低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烹饪容器在解决防腐蚀和粘连的问题多采用在基体表面覆盖一层不粘涂层。不过不粘涂层存在下述问题:烹饪过程中会发生软化,搅拌工具如铲子容易划伤不粘涂层;不粘涂层的强度较差,容易脱落和损坏不粘涂层高温易因干烧而损坏,而丧失不粘功能,使得食物直接粘附在锅具基材,从而影响了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烹饪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烹饪容器基体上附着的合金材料层相较于不粘层具有与基体基材更接近的热膨胀系数,使得合金材料层与基体基材的热膨胀性更接近,使得合金材料层和不粘层涂层受到的热应力减少,合金材料层和不粘层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人发现,涂层容易从基体脱落的主要原因是涂层的热膨胀性与基体基材的热膨胀性不匹配,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会因长度或体积变化而产生应力。通常,涂层与基体相比是很薄的,因此基体的热膨胀不受涂层热膨胀的影响,而涂层热膨胀强烈的受基体热膨胀的影响,涂层与基体的热膨胀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力基本集中在涂层中,从而导致涂层尚未遭受严重磨损或过早发生脱落失效。因此,本发明人创造性使用一种具有与烹饪容器基体基材更接近的热膨胀系数的合金材料层,使得合金材料层和不粘层涂层受到的热应力减少,合金材料层和不粘层不易脱落,从而提高了烹饪容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容器,其包括烹饪容器基体,所述烹饪容器基体的表面形成附着的合金材料层,所述合金材料层上形成附着的不粘层,所述不粘层为氟树脂涂层或无机物涂层;
所述烹饪容器基体的基材具有第一热膨胀系数α1,所述合金材料层具有第二热膨胀系数α2,所述不粘层具有第三热膨胀系数α3;
所述第二热膨胀系数α2与所述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具有第一差值Δα1,所述第三热膨胀系数α3与所述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具有与第二差值Δα2,所述Δα1<Δα2。
本申请中,“热膨胀系数”,是指物质在热胀冷缩效应作用下,几何特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性系数。热膨胀系数有线膨胀系数和体积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α或体积膨胀系数β分别表示为:
或
式中L、V分别为试样原始长度(mm)和原始体积(mm3),ΔL、ΔV分别为温度由t1(℃)上升到t2(℃)时试样的相对伸长和体积的变化量。体积膨胀系数与线膨胀系数成一定的正比例关系,体积膨胀系数与线膨胀系数随材料的组成和温度的变化而不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热膨胀系数α2小于所第一热膨胀系数α1,且,所述第一热膨胀系数α1小于所述第三热膨胀系数α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