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4334.1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郑睿;陈亚琳;刘婵;张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7/04 | 分类号: | H02H7/04;H02H7/26;H02H3/06;H02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朱妃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散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包括配置于各主变的主变保护装置和配置于分段的分段保护装置;所述主变保护装置采集对应主变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将采集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转换成GOOSE状态开关量,并与分段保护装置进行信息交互,向分段保护装置传送GOOSE状态开关量,且通过从分段保护装置获取的交互信息对主变开关进行控制。在不需要增加二次电缆和备自投装置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无备自投装置变电站的备用电源自投功能,而且减少了改造成本和现场改造对已投运保护装置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又名:备自投装置)是一种可以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自动装置。在电网规划时,变电站一般实行多路电源供电,多路电源闭环同时供电时,会出现短路电流过大、电磁环网和保护装置定值整定过于复杂等问题。为此,变电站一般存在多路电源供电时,会采用开环供电的方式,在变电站设置一个开环点开关,正常运行时由其中一路电源供电或多路电源采用开环方式供电,当某路电源由于出现故障导致用户供电中断后,备自投装置可以在隔离故障后快速将备用电源所在的开环点开关合上,使用备用电源继续供电,避免了由于电网系统故障导致用户长时间失电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用户供电的可靠性。近年来,随着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对用户供电可靠性等方面要求的提高,备自投装置在变电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部分早期的变电站由于保护功能配置不完善,导致必须配置备自投装置的场合并未配置,如a、虽然有双电源供电,但是其中某路电源经常断开作为备用电源;b、某些辅机带有备用机组;c、具有备用电源的厂用电源或所用电源。还有部分变电站虽然需要配置备自投装置,但是由于开关柜安装空间的限制,并没有空余的开关柜可供安装备自投装置。上述几种情况,由于变电站无备用电源自投功能,当主供电源发生故障后,会导致负荷失电后无法恢复供电。
很多已经投运的变电站,虽然存在备自投装置的安装空间,但是新增备自投装置会增加二次电缆,增加改造成本,而且二次回路的改造会对已投运保护装置造成影响,有可能引起保护误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不需要增加二次电缆和备自投装置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无备自投装置变电站的备用电源自投功能,而且减少了改造成本和现场改造对已投运保护装置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
包括配置于各主变的主变保护装置和配置于分段的分段保护装置;
所述主变保护装置采集对应主变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将采集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转换成GOOSE状态开关量,并与分段保护装置进行信息交互,向分段保护装置传送GOOSE状态开关量,且通过从分段保护装置获取的交互信息对主变开关进行控制;
所述分段保护装置与主变保护装置进行信息交互,并采集分段开关位置状态,分段保护装置包括存储有系统运行方式、执行充放电判断逻辑、故障判断逻辑、隔离故障逻辑和合闸恢复供电逻辑的备自投逻辑判断模块,所述备自投逻辑判断模块接收分段开关位置状态并结合GOOSE状态开关量进行逻辑判断,将逻辑判断结果传送给主变保护装置,并根据逻辑判断结果对分段开关进行控制。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分散式备自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变保护装置包括采集对应主变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的主变采集模块,将采集的母线电压、变低电流模拟量和主变开关位置状态转换成GOOSE状态开关量的信号转化模块,向外进行信息交互的主变信息交互模块,对主变开关进行控制的主变执行模块;
所述主变采集模块和信号转化模块连接,所述信号转化模块与主变信息交互模块连接,所述主变信息交互模块与主变执行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
- 下一篇:一种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