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4495.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鸿波;郭志阳;陆建山;王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223 | 分类号: | H01M8/04223;H01M8/04537;H01M8/04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张荣鑫 |
地址: | 321025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燃料电池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燃料电池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衰减比例;判断额定功率的衰减比例是否大于衰减阈值;S2、系统自检是否符合恢复条件;S3、逐步降低阴极入口压力,阳极入口压力维持高于阴极压力,平均单片电压V0逐渐减低V1;若最低单片电压低于最低额定平均单片电压V2,则升高反应气体入口压力使最低单节电压高于最低额定平均单片电压V2;S4、通过循环步骤3中降低‑升高反应气体入口压力,完成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恢复。通过该方法,燃料电池电堆的活化过程可以在整车上完成,驾驶员不必将车辆行驶至指定的维修点,电堆的恢复处理更加及时,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恢复不及时而影响电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堆是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最核心零部件之一,是由上百节单电池串联构成的一种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系统在整车上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经历启停、负载周期循环以及低温冷启动等动态工况变化。动态工况包括物理方面和化学方面,物理方面:车辆在动态选行过程中由于电流载荷的瞬态变化引起反应气压力、温度、湿度等频繁波动,导致材料本身或部件结构的机械性损伤,化学方面:由于动态过程载荷的变化,引起电压波动,导致材料化学衰减尤其在启动、停车、怠速以及带有高电位的动态循环过程中材料性能会加速衰减,如催化剂的溶解和聚集,聚合物降解等。在启停工况等导致的电位循环作用下,作为氧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果Pt-Ox(-OH,-O)大量存在,则铂颗粒表面的氧气难以与质子和电子反应,表观来看,就是电堆性能下降。但在铂以离子态溶解之前,这些中间产物可以通过典型的操作工况如大电流低电位下进行电化学还原。
中国专利CN101582513B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活化方法:步骤为①向阴极供应空气,阳极供应氢气,保持开路电压;②切断空气供应,降低开路电压;③供应空气使电压恢复初始开路电压;通过开路电压在0.2V~0.9V之间循环,还原阴极催化剂表面的氧化层,实现电极性能的恢复过程,该方法虽然可以恢复燃料电池性能然而带来不可逆损伤即燃料电池处于长时间的开路状态下,会对电极中质子交换膜造成较大不可逆的衰减,快速降低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在较低的电势环境下,空气中的杂质如硫化物会吸附在催化层表面形成硫化膜(Pt-SO3-等),在车辆正常运行过程中催化层表面吸附的硫化物无法解吸从而导致燃料电池的劣化,随着硫化物吸附量的积累,导致燃料电池性能衰减严重从而导致车辆无法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不损伤燃料电池系统而提供的一种直接的可恢复安装在燃料电池车辆内的燃料电池电堆衰减性能而无需将燃料电池电堆从车辆上拆下来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燃料电池系统输出额定功率的衰减比例;判断额定功率的衰减比例是否大于衰减阈值,若是,进入下一步;若否,则燃料电池无需恢复;
S2、系统自检是否符合恢复条件;若是,进入下一步;若否,则无法恢复;
S3、在额定电流档位下,逐步降低阴极入口压力,降压步长为2~10KPa,间隔1~30秒,阳极入口压力维持高于阴极压力0~30KPa,平均单片电压V0逐渐减低V1;若最低单片电压低于最低额定平均单片电压V2,则升高反应气体入口压力使最低单节电压高于最低额定平均单片电压V2,升压步长2~10KPa,间隔1~30秒,所述V0为0.6~0.7V,V1为0.3~0.5V,V2为0.2~0.3V;
S4、通过循环步骤3中降低-升高反应气体入口压力,实现电堆的平均单片电压在V0~V1之间循环若干次,直到额定功率衰减比例低于衰减阈值,完成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华氢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4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