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090.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段淑卿;盖学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13 | 分类号: | A61B50/13;A61G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护理 多功能 移动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限移结构以及辅侧结构;所述限移结构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上,所述辅侧结构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上,且位于限移结构上方,本发明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通过承载护理设备,可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检查,以及对发生病危的患者进行输氧,同时借助限移结构可以将设备与床体相连防止移动,再通过辅侧结构辅助患者侧卧;本发明,整体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根据床体的高度进行操作调控,不仅可以防止其受力移动,还可辅助患者侧卧,避免内部创口接触所进食物,同时还可承载各类设备,对患者进行护理、监测使用,提高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命提高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
背景技术
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期肿瘤及胆管、胰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可直接观察消化道管壁结构改变;对微小黏膜病变可通过光学放大、镜下染色等显示病变细微结构改变;经附带激光共聚焦装置可获取消化道黏膜的显微结构而直接观察黏膜的病理变化;经附带超声扫查探头可诊断消化道管壁病变大小、组织来源、侵犯深度,同时可获得更加清晰的胆道、胰腺等消化器官的超声影像;
一般术后患者一到两天内不得进食,后期可少食多次粥类,防止创口受损,不利于愈合;而一般手术需要全麻,患者术后处于无意识,并且需要患者侧卧,将创口面位于上方,避免接触饮入物质,而且患者还容易出现创口出血等症状,需要及时监测等,因此,现设计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以解决防止患者无意识或者长期侧卧劳累以及对患者进行诊断检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镜护理用多功能移动治疗车,包括:主体结构、限移结构以及辅侧结构;所述限移结构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上,所述辅侧结构可拆卸安置于主体结构上,且位于限移结构上方;
所述主体结构包括:车板、万向轮、存储柜、第一承载盘、支柱、第二承载盘以及悬挂柱;
所述车板为矩形结构,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安置于车板下壁,且分别位于靠近四角部位处相互对称,所述存储柜固定安置于车板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并其后侧壁靠近顶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承载盘固定焊接于存储柜上壁,所述支柱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车板上壁,且分别位于靠近四角部位处相互对称,所述第二承载盘可拆卸叩装于支柱另一端上,且位于第一承载盘上方,所述悬挂柱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柜体后侧壁,且位于第一螺纹孔下方,并分别位于中心线两侧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限移结构包括:安装架、安装螺栓、限移杆、第一长杆螺栓、第一紧固环、夹持架、第二长杆螺栓、第二紧固环、夹板以及第三长杆螺栓;
所述安装架可拆卸安置于存储柜后侧壁,且位于第一螺纹孔部位处,所述安装螺栓分别活动贯穿于安装架中心部位处,且分别活动旋接于存储柜后侧壁第一螺纹孔内,所述限移杆一端分别可拆卸安置于安装架两端上,所述第一长杆螺栓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安装架两端内,且分别活动贯穿于限移杆一端内,并相互对称,所述第一紧固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一长杆螺栓上,所述夹持架一端分别活动安置于限移杆另一端上,且靠近中心部位处中心线两侧均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矩形限位口,并矩形限位口之间开设有夹持通孔,所述第二长杆螺栓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限移杆另一端以及夹持架一端内,所述第二紧固环分别活动旋接于第二长杆螺栓上,所述夹板一端分别活动插装于夹持架矩形限位口内,且靠近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夹持通孔相对应的夹持螺纹孔,所述第三长杆螺栓一端分别活动贯穿于夹持架上夹持通孔内,且活动旋接于夹板上的夹持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辅侧结构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辅侧组件、推架以及紧固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