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5333.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华;程春华;刘彩叶;周美云;郑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康帝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3/00 | 分类号: | C11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526300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首约(康帝工业园)【经营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油 用双式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包括罐体、密封盖、进油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及两侧的压油过滤机构、连接座,以及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个静置过滤板;所述静置过滤板包括板架、嵌槽、第一过滤板、滤纸层、滤布层、支撑板、出油腔、第一出油管;所述板架的两端内侧等间隔设置有碗状凹口;所述碗状凹口的底部设置有通油孔;所述碗状凹口之间设置有凸条;通过压油过滤机构与静置过滤板的协同作用,利用静置过滤板对茶油进行横向静置过滤,过滤大部分杂质,将过滤后的茶油来配合压油过滤机构,从而提高过滤效果,并且得到纯净高、杂质少的茶油,还通过碗状凹口、凸条与第一过滤板的配合,起到杂质收集、避免杂质堆积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茶油,俗称茶籽油,其脂肪酸含量、比例与橄榄油极为相似,素有“东方橄榄油”的称号,甚至有些营养成分的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由于油茶整个生长过程无需使用化肥、农药,山茶果生长期从开花到成熟,历经冬、春、夏、秋之雨露,尽吸天然养分、日月精华,营养价值极高,所榨取出来的茶籽油是能够与橄榄油相媲美的高档健康食用油,因而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
而现有的茶油生产过程中,茶油在压榨过程中会含有较多的杂质颗粒,如果不进行过滤,则会导致加工的茶油品质变差;但是现有的过滤设备仅进行一次过滤,并且多采用垂直过滤的方式,使得杂质在茶油的重力挤压下堵塞或者穿过过滤孔,不利于提高过滤效果,也不利于提高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过滤效果好、多级过滤、杂质收集和提高过滤效率的茶油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油用双式过滤装置,包括罐体,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的密封盖,设置在所述罐体底部的进油管,平行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并且贯穿所述罐体两侧的压油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油过滤机构上的、并且位于所述罐体内部的连接座,以及等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若干个静置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过滤板包括内部为中空设置的板架,对称设置在所述板架顶部与底部的嵌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嵌槽内的第一过滤板,设置在所述嵌槽内的、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侧面的滤纸层,设置在所述滤纸层侧面的滤布层,间隔设置在所述板架内部中间的、并且用于支撑所述滤布层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出油腔,设置在所述出油腔底部的第一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板架的两端内侧等间隔设置有碗状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碗状凹口的底部设置有通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碗状凹口之间设置有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过滤板的顶部设置有提拉杆,所述静置过滤板的底部设置有卡持上座,所述卡持上座上设置有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压油过滤机构包括集油管,设置在所述集油管一侧的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液压缸活动端上的压油锤头,设置在所述集油管另一侧的、通过螺纹固定的第一过滤盖和第二过滤盖,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盖与第二过滤盖之间的精密过滤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过滤盖侧面的第二出油管。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包括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对位凹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并且位于所述对位凹槽下方的卡持下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并且位于所述支撑杆下方的连接套,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的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康帝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康帝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3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