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光热转换领域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478.9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浩艳;胡浩;宋克兴;夏婉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4 | 分类号: | C08L79/04;C08K7/00;C08K3/30;C08G73/06;F24S7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地址: | 47102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光热 转换 领域 应用 | ||
1.一种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硒化铜纳米椭球;
将硒球、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第一催化剂与去离子水在反应容器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然后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反应,待溶液颜色呈现墨绿色时停止反应,得第一反应液,将所述第一反应液洗涤离心处理后得所述硒化铜纳米椭球;
所述硒球为纳米硒;
所述还原剂为水溶性二价铜盐;
所述硒化铜纳米椭球的长轴为43.80~77.09nm,短轴为35.48~58.30 nm;
步骤二:制备铜基复合材料;
向步骤一中所得的硒化铜纳米椭球中加入含有盐酸多巴胺的缓冲剂溶液,分散均匀后避光搅拌反应,得第二反应液,将所述第二反应液洗涤离心,即得聚多巴胺包裹硒化铜纳米椭球的铜基复合材料;
所述缓冲剂溶液的pH为7.5~10;
所述聚多巴胺的厚度为10~25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分别将硒球、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第一催化剂与去离子水混合制成对应的硒球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还原剂溶液、第一催化剂溶液共四种溶液,然后将四种溶液混合得混合溶液;
所述混合溶液中硒球的浓度为0.1~10 mg/mL;
所述搅拌均匀在30~50 ℃的水浴条件下进行;
每10 mL混合溶液中加入20~90 μL过氧化氢溶液,所述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为0.001~0.01 mol/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05~10 mol/L;
步骤一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还原剂的浓度为0.1~9.5 mol/L;
所述还原剂为氯化铜、醋酸铜、硝酸铜、氯化铜水合物、醋酸铜水合物和硝酸铜水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溶液中第一催化剂的浓度为0.01~5 mol/L;
所述第一催化剂为抗坏血酸和肼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含有盐酸多巴胺的缓冲剂溶液具体为:将10~90 mg的盐酸多巴胺分散在1~10 mL的缓冲剂溶液中;
所述盐酸多巴胺的用量为20~60 mg;
所述缓冲剂溶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
所述避光搅拌反应的时间为1~5 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巴胺的用量为30 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4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