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结构及数据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5483.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4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曾毅峰;陈嘉;倪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孙永申 |
地址: | 20000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贷记卡 核心 测试数据 生命 结构 数据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结构及数据生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基础贷记卡制卡数据准备模型;步骤2:基于基础贷记卡制卡数据准备模型,依托制卡模型业务场景,通过自动化调度技术建立预储备卡号池;步骤3:基于预储备卡号池派生建立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贷记卡测试数据准备模型,解决了贷记卡基础制卡测试数据准备难题,提升了测试数据对于被测需求的支撑程度;首创预先准备贷记卡卡号池测试数据池,使得测试数据提前准备,需要时随时申领;首创派生的基于业务场景的基础测试数据生命树,该方案的运用保障围绕贷记卡相关业务场景的基础测试数据需要,支撑了软件交付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结构及数据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贷记卡系统因起涉及复杂的“账户结构、客户标识、风控模式、管控额度、循环账单周期”等。在日常测试及验收过程中,相关测试数据准备一直无法满足软件迭代过程的正常需要。贷记卡系统的测试过程往往采取了“随意捞取库表数据、联系业务方提供主流程场景数据、通过代码方式写死数据”等方式。由于其随意性且无规划性,无法满足贷记卡系统测试过程中对于测试数据独占性的要求,极易导致测试数据的互相干扰。且多数据情况下是根据已有测试数据进行测试工作,而非测试需求去准备数据,测试的针对性较弱,数据的先天局限性导致了测试覆盖率的不全面。这些都是阻碍贷记卡业务系统质量提高的明显“短板”。
当前贷记卡测试数据主流准备模式,借助了自动化技术包装接口、封装UI脚本等方式,替代了一部分手工处理方式。但缺点在于数据准备场景较单一,缺乏业务场景关联。且涉及测试数据为如下几类场景:
(1)较长测试跑批周期准备,如“涉及逾期3个月以上信用卡、客户最近6个月连续有账单”等测试数据场景。
(2)测试数据状态不可逆,如“销卡销户、信用卡激活后重置待激活”等测试数据场景。
需要在测试环境下花费较长时间准备并保持数据状态的可用性、健康度,无法快速获取在整个业务全生命周期流转过程上的“某一个点、某一个场景”的测试数据。无法保障快速迭代下贷记卡系统正常测试需要,影响贷记卡系统的正常交付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结构及数据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结构及数据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基础贷记卡制卡数据准备模型;
步骤2:基于基础贷记卡制卡数据准备模型,依托制卡模型业务场景,通过自动化调度技术建立预储备卡号池;
步骤3:基于预储备卡号池派生建立基于贷记卡核心的测试数据生命树。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包括以下分步骤:
步骤101:包装制卡接口:针对制卡的接口文件,依托robotframework框架下自动化接口技术,通过拼装报文头和报文体,并按字段配置方式进行包装,用于实现通用贷记卡类制卡字段的全覆盖包装;
步骤102:基于包装后的制卡接口,结合具体业务场景通过围绕三层关系账户数结构按照重要制卡参数字段进行基础制卡数据准备工作,至此基础贷记卡制卡数据准备模型建立完毕。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02中的具体业务场景包括单账户单卡业务场景、单账户多卡业务场景、多帐户多卡业务场景以及主附属卡业务场景。
进一步地,所述的步骤102中的三层关系账户数结构由包含风险及征信等级信息的客户数据层、用于展示多账户情况的账户数据层以及用于展示单个账户下多卡情况的卡片数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5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