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递送化疗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的纳米颗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6604.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均;廖雨琪;沈松;赵东坤;叶倩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34;A61K47/59;A61K47/60;A61K47/69;A61K31/704;A61K39/395;A61P35/00;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65 | 代理人: | 万志香;庹玖玲 |
地址: | 510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递送 化疗 药物 免疫 检查点 抗体 纳米 颗粒 | ||
1.一种抗肿瘤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颗粒和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所述纳米颗粒为核壳结构,所述纳米颗粒的核壳结构是由包括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和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的原料自组装而成;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占所述纳米颗粒的质量百分比为20%~28%;
其中,所述纳米颗粒的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的末端氨基能与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的Fc段共价连接;
所述纳米颗粒的核内包载化疗药物;
所述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的Fc段与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类聚合物的末端氨基共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3000~80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已内酯的分子量为3500~8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以占纳米颗粒中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和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计算,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的质量百分比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以占纳米颗粒中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和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己内酯的质量百分比为3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乙二醇与聚己内酯混合,加入异辛酸亚锡,反应,将所得聚合物溶解于二氯甲烷,再置于乙醚中沉淀,干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溶于溶剂中,加入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反应得到酰氯化的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再溶于有机溶剂中,加入羟基末端的聚己内酯均聚物,反应,反应产物置于乙醚中沉淀,干燥,得到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共聚物;再将所得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共聚物与树枝状聚酰胺-胺混合,溶剂存在下,发生开环反应,得到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中的树枝状聚酰胺-胺为3代、4代和5代树枝状聚酰胺-胺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范围为50~250 nm。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疗药物为疏水性化疗药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为免疫检查点阻断抗体PD-L1单抗、CTLA-4单抗和PD-1单抗中的至少一种。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颗粒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修饰的聚己内酯和聚己内酯-2-丙酸-3-甲基马来酸酐修饰的树枝状聚酰胺-胺和化疗药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合,离心,纯化,得到内核包载化疗药物的纳米颗粒;
(2)将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经氧化剂氧化,得到Fc段糖链含醛基的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
(3)步骤(1)所得纳米颗粒与步骤(2)所得Fc段糖链含醛基的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进行反应,再经还原剂还原,离心纯化,得到所述纳米颗粒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6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