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电池拉伸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6631.X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德士美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77/00;B01J4/00;B01J19/18;C10N30/06;C10N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周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电池 拉伸 |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电池拉伸油,包括石蜡基基础油、防锈剂、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摩擦改进剂、油性剂、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上述原料的组分配比为,80‑95份石蜡基基础油、0.1‑0.5份防锈剂、0.5‑2份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0.5‑1.5份摩擦改进剂、3‑10油性剂、2‑5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新能源电池拉伸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油初处理;步骤二,加热搅拌;步骤三,脱水冷却;步骤四,投料搅拌;步骤五,过滤验收;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首先将石蜡基基础油内部添加清水后进行加热;该发明使得拉伸油的润滑性、水溶性以及冷却性进行提高,从而可以满足较为精细的电池内壳进行润滑,可以很好的保护电池内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伸缩油技术领域,具体为新能源电池拉伸油。
背景技术
拉伸油选用优质矿物基础油,复配高性能硫化猪油和硫化脂肪酸酯为主剂调和而成,致力于金属冲压拉伸加工,具有极好的抗磨性、极压性,不会造成工件拉毛、拉伤,提高工件光洁度,有效延长冲模寿命;易清洗;无异味,不刺激皮肤,而现有的电池壳内部使用的拉伸油所具有的润滑性、水溶性以及冷却性不高,这样使用在较为精细的电池内壳,会容易损坏电池内壳,不利于电池内壳的长时间使用。
因此,设计新能源电池拉伸油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电池拉伸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电池拉伸油,包括石蜡基基础油、防锈剂、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摩擦改进剂、油性剂、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上述原料的组分配比为,80-95份石蜡基基础油、0.1-0.5份防锈剂、0.5-2份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0.5-1.5份摩擦改进剂、3-10油性剂、2-5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
新能源电池拉伸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油初处理;步骤二,加热搅拌;步骤三,脱水冷却;步骤四,投料搅拌;步骤五,过滤验收;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首先将石蜡基基础油内部添加清水后进行加热,然后静置分层,在空冷后将水进行倒掉;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然后将处理后的石蜡基基础油投入不锈钢反应釜内部,然后对不锈钢反应釜内部进行加热,加热至100-110℃,然后进行低速搅拌;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在低速搅拌结束后,对基础油进行真空脱水,再进行冷却,使冷却温度保持在40-50℃;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然后按照比例将其它成分放入不锈钢反应釜内部,此时进行高速搅拌1-2h;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对上述溶液采用用400目滤袋进行过滤,然后采用仪器对拉伸油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包装入库。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拉伸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80份石蜡基基础油、0.5份防锈剂、2份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1.5份摩擦改进剂、10油性剂、5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拉伸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90份石蜡基基础油、0.5份防锈剂、1份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0.5份摩擦改进剂、5油性剂、3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拉伸油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是:95份石蜡基基础油、0.1份防锈剂、0.5份高分子合成酯极压剂、0.5份摩擦改进剂、3份油性剂、2份非活性硫化脂肪酸酯极压剂。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二中,所述不锈钢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主体、变速搅拌组件、投料组件、出料管、阀门和支撑杆,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内壁上固定有变速搅拌组件,所述反应釜主体的顶端内壁上固定有投料组件,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底端内壁上贯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一侧内壁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反应釜主体的一侧底端外壁上分布焊接固定有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德士美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德士美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6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