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7343.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2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潘思伟;罗本彪;雍雅琴;董斐;林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32 | 分类号: | G10L21/0232;H04R3/02;H04R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光金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方法 装置 芯片 模组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传声器输入的第一信号;获取该第一信号对应的频谱信号;基于第一频谱幅度确定啸叫检测阈值,该第一频谱幅度为该频谱信号在预设基准频带内的最大频谱幅度;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确定该频谱信号中的啸叫频谱成分;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和该啸叫频谱成分所对应的频谱幅度确定抑制参数;基于该抑制参数对该频谱信号进行滤波处理。采用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有利于抑制多频啸叫和宽频啸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手机、音响等电子设备都会应用到扩声系统。扩声系统能够对音量较小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输出音量更大的语音信号。如图1所示,在扩声系统10中,传声器接收到外界的语音信号后,将该语音信号转化为输入信号,使该输入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扩音器输出,输出信号经边界反射、折射,重新被传声器拾取,形成了一个闭环回路,这个过程称为声反馈。根据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当某频点的开环传递函数的幅度大于等于1,且该扩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相位为2π的整数倍时,系统是不稳定的,典型的不稳定现象是产生啸叫。啸叫的产生会对扩声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例如,影响扩音器的扩音效果,限制扩声系统的最大稳定增益(Maximum Stable Gain, MSG),在最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也可能损坏整个扩音系统。针对啸叫抑制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手动控制,模拟自动控制和数字自动控制等发展阶段。目前主要的方法有:陷波法、移频法和自适应反馈抵消法等。
其中,陷波法在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陷波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啸叫检测,第二部分为陷波器设计。陷波法抑制啸叫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准确检测声反馈中出现的啸叫频点并进行陷波处理,降低啸叫频点处增益,破坏啸叫产生的增益条件,达到抑制啸叫的目的。由于陷波法抑制啸叫对啸叫检测高度依赖,而现有的啸叫检测方法难以快速且准确地检出同时出现两个以上啸叫频点的啸叫或宽频啸叫,因此陷波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装置、芯片及模组设备,有利于抑制多频啸叫和宽频啸叫。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抑制啸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传声器输入的第一信号;获取该第一信号对应的频谱信号;基于第一频谱幅度确定啸叫检测阈值,该第一频谱幅度为该频谱信号在预设基准频带内的最大频谱幅度;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确定该频谱信号中的啸叫频谱成分;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和该啸叫频谱成分所对应的频谱幅度确定抑制参数;基于该抑制参数对该频谱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基于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由于通过啸叫检测阈值对频谱信号中除预设频带外所有频点均进行检测,因此,该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出该频谱信号中多个频点的啸叫或宽频啸叫,有利于抑制多频啸叫和宽频啸叫。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频点对应的频谱幅度大于该啸叫检测阈值,则确定该第一频谱成分为该啸叫频谱成分,该第一频点为该频谱信号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频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第一频谱幅度和第一调节函数确定各个频点所对应的该啸叫检测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频点对应的频谱幅度大于该第一频点对应的该啸叫检测阈值,则确定该第一频点为该啸叫频谱成分,该第一频点为该频谱信号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频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和该啸叫频谱成分所对应的频谱幅度确定该啸叫频谱成分对应的该抑制参数;确定除该啸叫频谱成分以外的频点对应的该抑制参数为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该啸叫检测阈值、该啸叫频谱成分所对应的频谱幅度和第二调节函数确定该啸叫频谱成分对应的该抑制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第一信号进行分帧处理,得到多个时域信号;将该多个时域信号转化为多个频谱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7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