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扁平导体的夹具、线束和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8221.9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1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长西幸成;若林五男;高田和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H02G3/3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李莹莹;石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扁平 导体 夹具 组件 | ||
使用用于扁平导体的夹具将扁平导体装接到装接目标。夹具包括:与装接目标接合的夹持部;以及保持扁平导体的主体。夹持部具有第一突起,主体具有第二突起,并且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突出以彼此相对。夹持部和主体被构造为允许从解锁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锁定状态由于第一突起与第二突起之间的接合限制夹部与主体之间的在扁平导体的轴向上的相对运动。解锁状态允许沿轴向的两侧的相对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将扁平导体装接到规定的装接目标(例如,机动车辆的车身)中使用的(用于扁平导体的)夹具、使用该夹具的线束以及使用该夹具的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提出了用于将多个电线的束固定到例如机动车辆的车身的夹具。这些夹具中有一种是配备有夹持部件和带状支撑带的夹具,其中,该夹持部件被锁定在形成于车身等中的锁定孔中,并且该夹持部件装接到所述带状支撑带。通过在沿着电线束的轴向铺设支撑带之后利用胶带等将支撑带固定到电线束,该夹具被固定到电线束。
关于上述夹具的细节,参考专利文献JP 2013-085396A。
通常,由于上述夹具所固定到的电线束是多个电线的束,所以其具有不容易弯曲的刚度。因此,在将数个夹具固定到电线束之后将电线束固定到车身等的情况下,通常电线束几乎笔直地在夹具之间(即,在电线束固定到车身等的固定点之间)延伸,因此在电线束中不发生诸如大弯曲的变形。
相反,在使用覆盖有绝缘覆盖物的平板状的扁平导体代替上述电线束的情况下,由于通常扁平导体的刚度低于上述电线束,所以如果如样使用夹具,则在将扁平导体固定到车身等之后,在夹具之间的扁平导体中可能发生诸如弯曲这样的变形。当发生这样的变形时,扁平导体可能偏离设计安装路线并且与附近的装置干涉,在机动车辆行驶期间与例如车身接触以产生异常声音,或引起类似的问题。期望将与附近装置的这种干涉和异常声音的产生抑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涉及提供能够将扁平导体装接到规定的装接目标的夹具、使用夹具的线束以及使用夹具将扁平导体固定到装接目标的组件。
本公开的某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着重于上面讨论的特征和/或上面未描述的其他特征。然而,不要求这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来着重于上述特征,并且本公开的这些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面可以不着重于上述特征。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扁平导体的夹具,该扁平导体具有平板状的导体部件,该夹具用于将扁平导体装接到装接目标,该夹具包括:
夹持部,该夹持部与所述装接目标接合;以及
主体,该主体保持所述扁平导体,
所述夹持部具有第一突起,所述主体具有第二突起,并且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彼此相对地突出,
所述夹持部和所述主体被构造为允许从解锁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所述锁定状态由于所述第一突起与所述第二突起之间的接合而限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在所述扁平导体的轴向上的相对运动,并且所述解锁状态允许沿轴向的两侧的所述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夹具的线束与作为线束的装接目标的机动车辆的车身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A是包括图1中的线A-A的平面所截取的处于解锁状态的夹具的截面图,图2B是包括图1中的线B-B的平面所截取的处于解锁状态的夹具的截面图,并且图2C是图2B中的C部的放大视图;
图3A是包括图1中的线A-A的平面所截取的处于锁定状态的夹具的截面图,图3B是包括图1中的线B-B的平面所截取的处于锁定状态的夹具的截面图,图3C是图3B中的D部的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