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增白环保釉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8774.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全春辉;方贵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陶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3C8/08;C04B4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廖奇丽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增白 环保 釉料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增白环保釉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增白环保釉料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钾长石20‑25份,钠长石20‑25份,高岭土7‑10份,石英10‑20份,氧化铝15‑20份,滑石3‑5份,氧化锌1‑2份,复合增白熔块5‑10份,其中:复合增白熔块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50‑60%,氧化铝4‑10%,氧化钙8‑12%,氧化镁2‑4%,氧化钾1‑4%,氧化钠1‑2%,氧化锌4‑8%,氧化锆4‑10%,五氧化二磷3‑5%,三氧化二硼5‑8%,氟1‑2%。本发明可在降低原料成本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乳浊效果,同时提升釉面质感,放射性低,更环保,可适用于抛釉砖,仿古砖、墙地砖和岩板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增白环保釉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和日用陶瓷工业的迅速发展,高品位原料日益枯竭,大批量劣质原料或工业废渣已被广泛用在陶瓷坯体中。因而需普遍使用乳浊度高、遮盖能力强的乳浊釉以提高釉面质量,同时增加陶瓷釉的美观。
常用的乳浊方式是单一的微晶乳浊,其乳浊的机理主要是基于乳浊剂与基质玻璃相存在较大的折射率差值,在一定温度下,乳浊剂以细分散晶体形式存在,引起光散射,产生乳浊效果。传统的锆乳浊釉,其硅酸锆的加入量需至少达到15%以上,才能产生较好乳浊性能。但硅酸锆原料成本高,且硅酸锆过多引入将导致釉熔体高温粘度大、流展性差,釉面易出现粗糙、针孔等缺陷;此外部分锆原料具有放射性,这也是困扰人们的严重问题。所以如何在不降低乳浊效果的前提下降低硅酸锆的用量,一直是研究者所关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增白环保釉料、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增白环保釉料,所述复合增白环保釉料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计包括:钾长石20-25份,钠长石20-25份,高岭土7-10份,石英10-20份,氧化铝15-20份,滑石3-5份,氧化锌1-2份,复合增白熔块5-10份,基于所述复合增白熔块的质量,所述复合增白熔块的化学组成为:二氧化硅50-60%,氧化铝4-10%,氧化钙8-12%,氧化镁2-4%,氧化钾1-4%,氧化钠1-2%,氧化锌4-8%,氧化锆4-10%,五氧化二磷3-5%,三氧化二硼5-8%,氟1-2%。
本发明是基于固相析晶与液滴分相相结合的复合增白研究思路,通过添加少量的硅酸锆(复合增白熔块化学组成中的氧化锆由硅酸锆引入)作为乳浊剂产生微晶乳浊,乳浊剂与基质玻璃相存在较大的折射率差值,在一定温度下乳浊剂以细分散晶体形式存在,引起光散射产生乳浊。同时选用具有较大范围实用分析析晶区硅酸盐系统,通过调整配方组成并控制其物理化学过程,使釉熔体在少量添加乳浊剂的情况下,自发产生分析析晶,形成微米-亚微米级的微晶-液滴复相结构,从而产生釉面质量良好的高白乳浊效果。
具体地,由于本发明选用的配方系统具有较宽的不混溶区,再加上B2O3、P2O5和F具有较强的促进分相作用,因此使得该系统分相倾向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本系统的化学组成落在钙长石与磷石英界线附近,为钙长石晶体的析出提供了可能。因此,本发明的配方系统具备形成分相析晶釉的物理化学基础,分相所形成的第二相液滴为析晶提供了成核界面,降低了成核势垒,从而有利于晶体的析出,以形成液相与微晶的双重乳浊效果。
同时,本发明的乳浊成分以复合增白熔块的形式引入,可减少釉料在烧成过程中对烧成温度的敏感性,不仅低温时能很好流动,而且高温时的流动性增加亦不多,因而釉的烧成范围更宽,适应性更强,且硅酸锆已在制备熔块时熔入到含碱性氧化物的熔体中,很少有残留。釉烧时,硅酸锆晶体从熔体中大量析出,通过控制其粒径大小,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细小散射中心,以达到最佳的乳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陶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陶莹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制药用药片成粉设备
- 下一篇:障碍物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