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9126.0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李贞福;杨萌;刘树奇;林涛;张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3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胸 外科 手术 阻肺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包括升降机构、旋转机构、固定机构、微调机构以及扩张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柱形套管和柱形插杆。本发明,能够实现在做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时,将肺组织阻隔开来,将心包暴露出来,进而便于手术者进行手术,通过固定机构便于将本装置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台上,而且无需手术助理一直扶着扩张器,一方面减轻手术助理的体力,其二有效避免抖动的现象发生,降低手术风险,通过升降机构、旋转机构配合微调机构,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微创手术环境,提高本装置的适用性,具有补光功能,当手术环境的照度较低时,通过开启LED补光灯提高亮度,便于手术者手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外科手术操作已从传统的、创伤大的开放手术逐渐转向创伤小的微创手术,小切口及腔镜手术逐渐成为外科的发展趋势,据统计,大概80-90%以上的胸外科疾病均可微创手术治疗。
在进行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时,往往从从腋下做切口,但进入胸腔后,肺组织会影响手术部位的暴露,需用器械将其阻拦开以便进行下一步操作,现有的阻肺器功能单一,而且手术时需要手术助理一直扶着,对手术助理的体力也是一大消耗,而且随着体力消耗,可能会出现阻肺器会出现抖动的情况,这一现象会对手术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为此,提出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能够实现在做心胸外科微创手术时,将肺组织阻隔开来,将心包暴露出来,进而便于手术者进行手术,通过固定机构便于将本装置牢牢地固定在手术台上,而且无需手术助理一直扶着扩张器,一方面减轻手术助理的体力,其二有效避免抖动的现象发生,降低手术风险,通过升降机构、旋转机构配合微调机构,便于方便快捷的将扩张机构精准的对着手术切口,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微创手术环境,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心胸外科微创手术阻肺器,包括: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柱形套管和柱形插杆,所述柱形插杆的下端插接在所述柱形套管的内部,所述柱形套管的上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柱形插杆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块;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第一旋转块、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柱形插杆的顶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面上端开设有圆孔,位于所述圆孔的对立面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另一侧面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旋转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螺纹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圆孔、所述第一旋转块的一端螺纹安装进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旋转块的另一端端面上,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所述螺纹孔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块;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板、底板和螺栓,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顶板的正下方,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位于手术台床沿杆的上下两侧,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所述螺栓螺纹固定连接;
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旋转块以及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推杆伸缩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旋转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螺纹杆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旋钮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