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9925.8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栋;霍征征;许文斌;孔冬冬;高国峰;吕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F23K3/02;F27B7/3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一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2 | 代理人: | 刘彩霞 |
地址: | 450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矸石 陶粒 谷糠 燃烧 | ||
本发明涉及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筒,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器外筒内部的内套,内套中设有多个正螺旋状的旋叶,各旋叶环绕内套中心线间隔设置,各旋叶的轴线与内套的中心线相平行,内套中还设有用于封堵各旋叶之间间隔的封板。工作中带有谷糠的气流经过旋叶进行整流,产生螺旋状分散的谷糠喷雾,改变谷糠的喷射轨迹和喷射形状。相比于现有技术,谷糠更加充分燃烧,窑内火焰清晰,煅烧效果好,生料少,避免因谷糠燃烧不全产生的谷糠灰造成粘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粒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矸石资源化陶粒的项目较多,从成本方面考虑,燃料使用生物质来获得的热源较多,生物质燃料常用的是谷糠粉,热值在3000Kcal左右,送料方式是利用离心风机把谷糠粉通过输送管道输送至窑内。因为陶粒的烧成变化温度区间比较窄,一般控制在50℃以内,如果送入的谷糠粉不能充分燃烧或者送入的谷糠粉不能喷入设定的燃烧段,对陶粒烧成影响很大。有以下危害,1)一方面燃烧不充分,窑内温度上不去,无法满足陶粒烧成的温度,生料多。2)没有燃尽的谷糠灰会粘结在窑壁上,形成窑圈,影响生产。3)送入的谷糠粉距离窑口远的话,煅烧带过长,影响窑头看火人员无法看清窑内烧成情况,近的话,料球在窑内煅烧带停留时间短,烧成效果差,生料多。现有谷糠燃烧器喷射谷糠雾化程度不够,谷糠不能充分燃烧,燃烧效率低;同时,喷入距离远,煅烧带距离窑口远,窑头看火人员控制火焰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用以解决现有谷糠燃烧器喷射谷糠雾化程度不够,谷糠不能充分燃烧,燃烧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包括燃烧器外筒,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器外筒内部的内套,内套中设有多个正螺旋状的旋叶,各旋叶环绕内套中心线间隔设置,各旋叶的轴线与内套的中心线相平行,内套中还设有用于封堵各旋叶之间间隔的封板。
有益效果:工作中带有谷糠的气流经过燃烧器旋叶进行分流,分成多股,每股形成螺旋状分散的谷糠喷雾,改变了谷糠的喷射轨迹和喷射形状。使原有的一股谷糠喷雾形成多股,在分流的过程中,会与空气充分混合,生料与火焰充分混合,煅烧过程更加充分。相比于现有技术,谷糠更加充分燃烧,窑内温度高,窑内火焰清晰,煅烧效果好,生料少,避免因谷糠燃烧不全产生的谷糠灰造成粘结。
进一步的,旋叶为螺旋面轴线经过螺旋面母线中点的正螺旋状结构。
进一步的,旋叶的旋向与煤矸石陶粒回转窑工作时的转向相反;运动过程中谷糠会与生料相遇,火焰更容易接触物料。
进一步的,旋叶螺距不能太大,会导致谷糠过于分散,常规旋叶螺距为550-750mm。
进一步的,燃烧器外筒出口朝左,内套左端面与燃烧器外筒出口之间留有用于对分散的物料输送路径进行矫正的预留间隔。
进一步的,预留间隔为80-120毫米。
进一步的,各旋叶的外缘抵靠并焊接在内套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封板有两个,封板为圆形结构,两封板分别设置在旋叶的两端端部并将各旋叶之间的间隔封堵。
进一步的,燃烧器外筒侧壁上设有沿燃烧器外筒径向设置的紧定螺钉,紧定螺钉的端部抵在内套外周面上。
进一步的,用于煤矸石陶粒的谷糠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燃烧器外筒出口处的防风套,防风套为锥台型结构,防风套的小端对接在燃烧器外筒出口处。可有效避免窑头其他气流的影响。
进一步的,防风套的外周面上设有供回转窑窑头处的热风进入以对生物质燃料进行预热的预热孔。工作中回转窑窑头的热风会通过预热孔进去,对谷糠提前进行加热,这样使得喷入的谷糠能立即燃烧,燃烧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郑矿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9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