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0209.7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章林;张夏林;许颖颖;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张志庭;翁正平;何珍文;李新川;张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F17/16;G06F30/10;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部 向性 椭球 动态 生成 方法 | ||
1.一种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待测区矿体进行网格划分,计算所述网格与所述待测区矿体的边界交点,获取边界交点坐标,基于所述边界交点坐标,构建第一坐标数据集,基于所述第一坐标数据集构建矿体三维模型,对所述三维模型的坐标节点进行遍历搜索,获得所述坐标节点的三维空间坐标,通过所述三维空间坐标,构建第二坐标数据集;
S2,基于所述第一坐标数据集与所述第二坐标数据集,获得所述边界交点坐标相邻的数据点,通过所述数据点构建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基于所述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交点的第一搜索椭球体模型;
S3,通过计算获得所述矿体三维模型的中心线并获取所述中心线的坐标,基于所述中心线的坐标构建第三坐标数据集,计算所述网格与所述中心线的交点,获取中心线交点坐标,基于所述中心线交点坐标构建第四坐标数据集;
S4,基于所述第四坐标数据集与所述第三坐标数据集,获得所述中心线交点坐标相邻的数据点,通过所述数据点构建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基于所述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构建基于所述中心线的交点的第二搜索椭球体模型;
S5,基于所述第一搜索椭球体模型、第二搜索椭球体模型,利用插值法获得第三搜索椭球体模型,用于估算所述待测区矿体的矿产资源储量,保证储量估算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网格划分的方向为:获得待测区矿体的走向,垂直于所述走向对待测区矿体进行网格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获得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的方法为:
S2.1,构建若干个坐标点的空间分布关系,即构建协方差矩阵,计算交点坐标集中的X,Y,Z分量之间形成的协方差矩阵;
S2.2,计算所述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S2.3,将所述特征值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取最大的三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当前点搜索椭球体模型的方位;
S2.4,基于所述方位和指定的轴长,获得所述数据点搜索椭球体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获得所述中心线的方法为:
S3.1,构建代价函数,选取若干个点作为所述代价函数初始顶点;
S3.2,用动态规则求解使所述代价函数达到最大值的折线段;
S3.3,在求解出的所述折线段上利用线性插值插入新的顶点;
S3.4,重复S3.2和S3.3,直到所述折线段不再发生改变,停止重复,获得目标折线段,所述目标折线段为所述中心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价函数为:
其中所述,pipi+1表示线段,ai表示线段pipi+1的方向,|Δsi|为线段pipi+1的长度,S代表线段pipi+1的像素集合,代表概率分布图上线段pipi+1的灰度函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异向性椭球体动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所用到的插值法为空间插值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20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