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微生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自修复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0525.4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金宏程;郑涛;王军;赵日煦;高飞;熊龙;李兴;邢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8/02;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艳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裂缝 修复 微生物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的微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微胶囊由囊芯和囊壁组成,所述囊芯组分包括硅藻土10份,营养物质2~3份,芽孢杆菌菌液10~12份,羟丙甲基纤维素0.1~0.4份和吐温80 0.9~1.1份;所述囊壁为乙基纤维素;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真空环境下将硅藻土和营养物质与芽孢杆菌菌液均匀混合;
(2)加入羟丙甲基纤维素、吐温80搅拌成团,得囊芯材料;
(3)对步骤(2)所得囊芯材料进行干燥、研磨和过筛,得到囊芯微粒;
(4)将步骤(3)所得囊芯微粒加入到乙基纤维素的有机溶液中,搅拌后真空环境下过滤、干燥即得微生物微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中囊芯和囊壁质量比为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微胶囊囊芯粒径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物质为酵母粉、肌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芽孢杆菌菌液中菌体浓度为1.1~1.3×1010个/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35~45℃,时间为12~24h;适当研磨后过6目筛,然后过18目筛,得到粒径在1-3mm的囊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囊芯微粒与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1: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乙基纤维素的有机溶液中乙基纤维素的浓度为6~10wt%;溶剂为无水乙醇和甲苯混合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4)中,真空环境为负压0.08MPa;所述步骤(4)中,搅拌时间为1-2h,干燥温度为35~45℃,时间为1~2h。
9.一种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混凝土中包含权利要求1-8任一项制备所得微生物微胶囊,其中所述微生物微胶囊的掺加量为3~5%,掺加方式为外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05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类放生系统及鱼污分类模块
- 下一篇:储油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