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01716.2 申请日: 2021-04-14
公开(公告)号: CN113116956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吕慧源;郭智伟;王志明;刘越;郑运和;石凯亓;严永;丁曦媛;李明;张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 爱迪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539 分类号: A61K36/539;A61P1/00;A61P31/04;A61P31/12;A61P37/02
代理公司: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孙铭侦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药 预混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申请涉及兽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药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药预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中药原料和辅料,分别自所述中药原料中提取得到中药提取物,将所述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混合得到所述中药预混剂;所述中药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山银花50‑60份、黄芩20‑30份、党参10‑20份、炙甘草10‑20份;所述中药提取物包括山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党参提取物、炙甘草提取物。本申请的中药预混剂可用于防治家禽坏死性肠炎,其具有安全、高效治疗家禽坏死性肠炎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兽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药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禽坏死性肠炎又称肠毒血症或糜烂性肠炎,其主要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也被称为“烂肠病”,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最主要的肠道健康问题。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升高趋势,其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饲料中抗菌药物的禁用或添加限制,使得肉鸡的肠胃疾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导致坏死性肠炎。在肉鸡养殖行业中,由坏死性肠炎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10%,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高达50%;而在蛋鸡养殖行业,由坏死性肠炎导致的死亡率也可以在6.5%以上。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坏死性肠炎给养鸡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为20亿美元。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也是鸡肠道内的一种“常驻菌”,而只有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当产气荚膜梭菌的菌数急速增殖达到104~108cfu/g肠内容物以上时才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饲料、应激、球虫感染等因素,而球虫感染几乎是鸡坏死性肠炎发生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因而在临床上,球虫感染总是与坏死性肠炎相伴而生。除具有典型症状和病理剖检特点的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外,生产实际中更为多见的是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除粪便异常(饲料粪、溏便、水性腹泻等)外,主要呈一过性的增重缓慢或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死淘率增加等非特异性表现。亚临床型坏死性肠炎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可能要大于临床型坏死性肠炎。

目前针对坏死性肠炎主要采用特异的抗菌剂进行治疗,常用的抗产气荚膜梭菌药物有杆菌肽锌、林肯霉素、弗吉尼亚霉素等。利用抗生素来防治禽坏死性肠炎虽具有见效快的优点,但是也易造成药物残留,出现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同时因其有广谱抑菌和杀菌作用,除对肠道致病菌产生作用外,也会对有益菌产生影响,造成胃肠道微生态紊乱,干扰家禽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此外,抗生素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耐药性菌株的出现,这是使用抗生素防治禽坏死性肠炎的最大潜在危害。同时,近年来大量抗生素的禁用,也使我国养殖业面临困境。因此寻找安全、高效、无残留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来防治禽坏死性肠炎是防治该疾病的未来发展趋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药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申请的中药预混剂具有安全、高效治疗家禽坏死性肠炎的优势。

中草药在防治相关疾病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产生相当于西药的抗病毒与抗细菌作用,还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及整体状况进行调节,而又不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应用当中,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类、补气健脾、健胃消食类中药单方及复方应用较多。其作用机理可能为:中药单方及复方能够直接抑制或杀灭导致禽坏死性肠炎的病原微生物;能够提高消化酶活性、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能够促进消化道内微生物群落的平衡。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中药预混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预混剂,自多种中药原料中提取得到中药提取物后,将所述中药提取物和辅料混合后得到中药预混剂;所述中药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山银花50-60份、黄芩20-30份、党参10-20份、炙甘草10-20份;得到的中药提取物包括山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党参提取物和炙甘草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迪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迪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7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