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1724.7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0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佳继;龙占勇;罗迎春;李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5 | 分类号: | F27B5/05;F27B5/18;F27B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脱脂 烧结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真空管路和脱脂机构,真空管路至少包括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和三级真空管路,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和三级真空管路控制不同工艺阶段的系统压力,脱脂机构对工件进行脱脂处理,本发明采用高真空气动挡板阀作为各回路的开关阀,采用旋片泵获得系统低真空1‑10Pa,满足脱脂工艺要求和油扩散泵的启动要求,采用罗茨泵作为系统二级泵,是油扩散泵的前级泵,通过旋片泵与罗茨泵的组合运行,系统获得压力值为10supgt;‑1/supgt;‑10supgt;‑2/supgt;Pa的真空,采用油扩散泵作为系统主泵,通过旋片泵、罗茨泵及油扩散泵的组合运行,系统获得压力值为10supgt;‑3/supgt;‑10supgt;‑4/supgt;Pa的真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烧结炉领域,涉及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脱脂烧结工艺主要是将待烧结成型的制品送入烧结炉内,关闭炉门,向炉内送入载流气体后升温并抽真空,检测炉内气压和收集排出气体的捕蜡罐组气压,并以此调节载流气体的流量和捕蜡罐组的真空度,保持炉内气压与捕蜡罐组的压差在设定范围内,即常规脱脂烧结工艺需向炉内送入载流气体(氢气或氮气),且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运算炉内气压与捕蜡罐组的压差,运算过程及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烧结过程中,存在炉内压力较高,不利于有些产品的烧结的问题,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管路和脱脂机构,真空管路至少包括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和三级真空管路,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和三级真空管路控制不同工艺阶段的系统压力,脱脂机构对工件进行脱脂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真空管路包括初级泵、一级初级阀、二级初级阀和三级初级阀,二级真空管路包括次级泵、一级次级阀、二级次级阀和三级次级阀,三级真空管路包括主泵和主阀,主阀固设在主泵上侧,两者连通设置,主阀通过进气管与烧结炉连通,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以及三级真空管路的部件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三级初级阀通过管道与进气管连通,二级初级阀通过管道与初级泵连接,脱脂机构包括脱脂箱和集脂箱,三级初级阀和二级初级阀分别与脱脂箱连接,形成由三级初级阀导入、脱脂箱脱脂、二级初级阀导出的工件脱脂通路,集脂箱与初级泵连通,烧结炉、进气管、三级初级阀、脱脂箱、二级初级阀、初级泵以及集脂箱形成一级压力控制通路,初级泵控制系统压力,烧结炉上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控制工件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次级阀、三级次级阀以及主阀通过三通管道连通,二级次级阀与次级泵通过管道连通,次级泵与一级初级阀连通,一级初级阀与初级泵连通,烧结炉、进气管、主阀、二级次级阀、次级泵、一级初级阀、初级泵以及集脂箱形成二级压力控制通路,次级泵以及初级泵控制系统压力,加热器控制工件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次级阀通过管道与主泵连通,一级次级阀与次级泵连通,烧结炉、进气管、主阀、主泵、一级次级阀、次级泵、一级初级阀、初级泵以及集脂箱形成三级压力控制通路,主泵、次级泵以及初级泵控制系统压力,加热器控制工件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烧结炉上还包括冷却风机,加热器和冷却风机控制工件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脱脂箱的脱脂时间范围设置在1.5h-2.5h。
进一步的;所述初级泵采用旋片泵,次级泵采用罗茨泵,主泵采用油扩散泵,主阀采用三级阀。
一种真空脱脂烧结系统的使用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上述的一级真空管路、二级真空管路和三级真空管路控制烧结炉不同工艺阶段的真空度,脱脂机构的脱脂箱对工件进行脱脂操作,集脂箱收集系统废弃物,便于废弃物统一处理。
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原蛋白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5G无线通信应用密评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