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G无线通信应用密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1873.3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7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郁东明;王云峰;郭敏;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W12/03;H04W12/1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应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无线通信应用密评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通过5G无线网络连接的5G应用终端和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5G应用终端和业务服务服务器之间设置有商用密码协议分析系统,商用密码协议分析系统通过以太网连接有密评人员终端;所述的商用密码协议分析系统支持3GPP标准频段。本发明采用小型5G通信一体化系统,对5G应用终端数据进行抓取,并分析应用数据加密算法、数据完整性保护算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为5G终端的应用的商用密码安全性评估提供真实的测评环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手段,使测评工作自动化从而提高测评的准确性和测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密评领域,具体是一种5G无线通信应用密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简称“密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密评现状看,缺乏配套的密评国家标准规范、国家密评专业实验室、测评工具、业务管理系统、实训平台等。因此,迫切需要从标准规范、检测技术及密评方法等方面加强密评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5G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急需提高密码应用安全评估能力,以促进国产密码应用相关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本申请提供一种针对5G移动无线通信应用进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的方法与系统,从而为5G移动互联网复杂环境取证、移动终端取证、物联网设备取证。
国产商用密码广泛应用于5G、智能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重要领域和产业,是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关键技术。自1999年以来,颁布的《商用密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等法律法规,一直持续推进重要行业领域的商用密码应用,制定了密码应用总体规划,明确要求使用符合国家密码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密码算法、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商用密码的全面应用及检测。
我国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简称“密评”)尚处于起步阶段。从密评现状看,缺乏配套的密评国家标准规范、国家密评专业实验室、测评工具、业务管理系统、实训平台等。因此,迫切需要从标准规范、检测技术及密评靶场等方面加强密评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5G、智能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提高密码应用安全能力,促进密码应用相关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2020年12月国家密码局公布了《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等5项指导性文件。根据《信息系统密码应用测评要求》要求,在测试移动终端、物联网设备的密码应用时需要对应用数据进行抓包然后进行协议分析以检查其密码使用的合规性,对移动终端设备抓包,目前采用三种路径,一是让移动终端使用WIFI上网,通过在WIFI路由器上抓包;二是在电脑上使用移动终端模拟器,在电脑的上网网卡上进行抓包;三是进入移动运营商的核心网机房在其核心网服务器上安装抓包工具进行抓包。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
1、无论是通过WIFI导流网络数据还是通过电脑上的模拟器模拟应用环境,都绕过了5G无线通信网络,无法在实际环境中真实完整地对密码产品进行测评;
2、采用5G无线通信的物联网设备基本都是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因而无法通过WIFI导流其网络数据,也没有相关的电脑模拟器通过电脑接入网络模拟网络数据,只能在运营商的核心网上进行抓包;
3、由于核心网机房是无线通信网络的心脏,属于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安全保护要求较高,不允许在运营商5G的核心网服务器上安装工具对网络数据抓包。
4、从现状看,还缺乏针对5G无线网络、以及使用5G作为承载的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移动终端设备和嵌入式设备进行取证、特殊协议解析、移动通信网络密文算法检测验证等密评所需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5G无线通信应用密评系统与方法,采用小型5G通信一体化系统,为5G终端的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提供真实的测评环境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手段,使测评工作自动化从而提高准测评的确性和测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