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润肤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237.2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7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励;李婷;安庆大;徐同宽;王大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44;A61K8/73;A61Q1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润肤 油脂 基酰基 氨基酸 沐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湿润肤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其配方含有的原料百分比如下:天然提取物5‑15%,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15‑30%,椰油酰基丙基甜菜碱2‑15%和/或椰油酰胺MEA 1‑5%,甜菜碱0‑2%,甘油3‑10%,螯合剂0.01‑0.1%,氯化钠0.5‑2%,柠檬酸0‑1%,防腐剂0.1‑0.3%,香精0.1‑0.3%,去离子水余量。本发明沐浴露泡沫丰富,清洁能力强,温和低刺激,具有良好的肌肤保湿功效,同时能够增强肌肤的自我修复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湿润肤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日化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洗护用品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具有更低刺激性,更高保湿性以及更好生物亲和性的沐浴露。沐浴露是洗澡时清洁皮肤污物的日常洗护必用品,相对于以往的皂类洗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传统的沐浴露普遍是由多种化学品混合而成,具有很大的刺激性和副作用,该类产品不仅能够去除皮肤污物,还能够除去皮肤的天然油脂,天然调理以及保湿成分,造成皮肤干燥紧绷、粗糙蜡黄、浑身发痒等诸多问题,尤其是敏感肌肤。传统沐浴露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往往要大于其本身的清洁功能。针对这些存在的弊端,对传统配方进行改进,添加一定量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配制成新型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与传统配方相比,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性质温和,刺激性低,pH与人体皮肤酸碱性更接近,能够增强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能够抑制炎症,缓解疼痛,增进皮肤保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保湿润肤功效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添加天然植物提取物、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以及其他组分,配制成亲和低刺激,更加具有保湿性,可以明显改变肌肤状态的温和型沐浴露。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湿润肤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天然提取物5-15%,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15-30%,椰油酰基丙基甜菜碱2.5-10%和/或椰油酰胺(也称作:椰油单乙醇酰胺,MEA)1-5%,甜菜碱(又称三甲胺乙内酯、N-三甲基甘氨酸或1-羧基-N,N,N-三甲氨基乙内酯)0-2%,甘油3-10%,螯合剂0.01-0.1%,氯化钠0.5-2%,柠檬酸0.1-1%,防腐剂0.1-0.3%,香精0.1-0.3%,去离子水余量。
优选的,所述的香精为食品级香精。
优选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配方中具有保湿润肤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为茉莉花提取物、林兰糖和芦荟叶汁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组成。
优选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配方中所述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的质量百分比为茉莉花提取物0-15%、林兰糖0-15%、芦荟叶汁提取物0-15%。
优选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配方中所述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棉籽油酰基甘氨酸钠、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组成。
优选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配方中所述的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表面活性剂为质量百分比的5-10%棉籽油酰基甘氨酸钠、5-10%椰油酰甘氨酸钠、5-15%椰油酰谷氨酸钠、5-15%的月桂酰谷氨酸钠、5-20%月桂酰肌氨酸钠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而成,具有良好的清洁、发泡和保湿能力,pH值与人体肌肤接近,加上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所以温和润肤,同时适应于敏感性肌肤。
油脂基酰基氨基酸盐沐浴露配方中2.5-10%椰油酰丙基甜菜碱和/或1-5%椰油酰胺(MEA)、0-2%甜菜碱、组成其它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增稠性和乳化性,能够提高沐浴露产品的柔软性和低温稳定性,是沐浴露产品的主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