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及丝材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543.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江;陈小龙;姬会爽;沈礼锐;梁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4 | 分类号: | B22D11/14;B22D11/11;B22D11/12;B21C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21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流程 连铸连挤 设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混送料装置、熔化铸锭装置、拉料装置、连续制棒装置、连续拉丝装置以及收丝装置;
所述混送料装置将原料混合,混合原料进入熔化铸锭装置的结晶器内进行熔炼形成铸锭,所述铸锭通过拉料装置拉出后进入连续制棒装置,通过连续制棒装置得到拉丝所需的组织形态的棒料,棒料再进入连续拉丝装置进行拉丝得到成型丝材,将成型丝材通过收丝装置收丝成盘;
其中,所述结晶器内为L形空心管道结构,结晶器的进料口设有第一感应线圈,通过第一感应线圈保持金属液体的熔融状态,结晶器的出料口设有第一冷却结构,通过第一冷却机构控制出料温度;
所述连续制棒装置包括加热机构和制棒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一端设于拉料装置的出料口处,加热机构的另一端与制棒机构连接,铸锭经过加热机构加热后进入制棒机构;
所述制棒机构具有多组制棒辊轮,所述制棒辊轮匀布在基座内,制棒辊轮之间形成供铸锭轧制成棒料的空间,基座轴线与铸锭轴线同轴,制棒辊轮中心的固定轴与基座的中心轴位于不同平面上,且复合角度为30-40°;每个制棒辊轮具有圆柱面和圆锥面,构成制棒辊轮的轧制面,所述圆锥面的锥度为30-40°,所述圆柱面构成制棒辊轮的矫正面;铸锭通过制棒辊轮的轧制成棒材并进入连续拉丝装置;
所述连续拉丝装置包括送料辊、第二感应线圈、第二冷却机构和拉丝辊,所述送料辊设于制棒机构的出料口处,将棒料从制棒辊轮中拉出,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于送料辊的出料口处,棒料经过第二感应线圈加热后在拉丝辊拉力作用下进行拉丝,所述第二冷却机构设于第二感应线圈和拉丝辊之间,通过第二冷却机构将加工出的钛及钛合金丝进行冷却;其中,所述拉丝辊为四辊结构,每个拉丝辊轮之间呈90°,拉丝辊的工作面为圆弧面,圆弧的直径等于所需丝材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器为上大下小的正锥体结构,结晶器进料口的直径D2为出料口直径D1的1.5倍,且结晶器的出料口具有倒锥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度为0.2-0.8°,第一感应线圈的功率为80-180k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制棒机构的制棒辊轮为三组,制棒辊轮之间呈120°可调节的固定在基座空腔内侧。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棒辊轮之间形成的第二空腔的径长D3根据公式(1)计算:
D3=h0-Δh (1)
其中,h0为铸锭的直径,Δh为压下量;
Δh根据公式(2)计算:
ε%=(Δh/h0)% (2)
其中,h0为铸锭的直径,ε%为铸锭的变形量,变形量为4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内设有第三感应线圈,功率为100-300kw。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辊为四辊结构,每个送料辊轮之间呈9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丝短流程连铸连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铸锭装置、连续制棒装置和连续拉丝装置均设有惰性气体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5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