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铁芯支承装置、以及定子铁芯的支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880.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户崎正崇;金重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支承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铁芯支承装置,具有夹着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相对于定子铁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向的两个支承构件、使两个支承构件反转的反转机构。各个支承构件具有在径向方向上与定子铁芯相对向的径向方向对向面、在轴向方向上与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相对向的第一轴向方向对向面、以及在轴向方向上与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相对向的第二轴向方向对向面。在反转机构使保持着定子铁芯的两个支承构件反转的过程中,使定子铁芯相对于两个支承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铁芯支承装置、以及定子铁芯的支承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有如日本特开2015-089601中所记载的那样,在利用卡具把持定子铁芯的状态下进行组装的制造装置。
发明内容
在上述过去的制造装置中,没有设想使定子铁芯上下反转。但是,如果能够使定子铁芯上下反转,则可以有效地进行定子的制造,是很理想的。例如,在配备有分段线圈(扁平线线圈)的东子的制造中,如果能够使定子铁芯上下反转,则将包含在分段线圈中的多个大致U字形的导体段插入到定子铁芯的缝隙中的作业和将多个导体段弯曲并进行焊接的作业,均可以在定子铁芯的上侧进行,可以顺畅地进行定子的制造。
进而,在进行定子的轴向方向两侧的清理的情况下,如果能够使定子铁芯上下反转,则由于在清理任何一侧的情况下,可以在使清理侧朝向下侧的状态下进行向清理侧喷射空气等的清理,因此,可以有效地使异物向下方落下,可以有效地进行清理。并且,可以获得防止或减少异物的再次附着的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上述过去的制造装置中使定子铁芯上下反转的情况下,在定子铁芯的夹具保持部位易于作用过大的负荷,定子铁芯容易引起层叠钢板的卷曲、压痕、剥离等损伤。
因此,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既抑制损伤又使定子铁芯反转的定子铁芯支承装置及定子铁芯的支承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定子铁芯支承装置包括:两个支承构件,所述两个支承构件夹着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定子铁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向,并且,保持所述定子铁芯;以及反转机构,所述反转机构通过在保持着所述定子铁芯的状态下使所述两个支承构件两个一起旋转,使所述定子铁芯的沿着所述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朝向反转。各个所述支承构件具有:径向方向对向面,所述径向方向对向面在所述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定子铁芯相对向;第一轴向方向对向面,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对向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相对向;以及第二轴向方向对向面,所述第二轴向方向对向面在所述轴向方向上与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相对向,并且,被配置在距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对向面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定子铁芯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尺寸长的位置,在所述两个支承构件保持着所述定子铁芯的状态下进行反转的过程中,使所述定子铁芯相对于所述两个支承构件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所述第一轴向方向对向面通过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接触,限制所述定子铁芯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侧的相对移动,所述第二轴向方向对向面通过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接触,限制所述定子铁芯相对于所述支承构件向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二侧的相对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以利用反转机构使沿着定子铁芯的中心轴的方向反转,因此,例如,可以在定子铁芯的上侧同时进行制造定子时的定子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的作业,可以有效地进行制造作业。另外,由于定子的轴向方向上的两侧的清理也可以在将清理侧朝向下侧的状态下同时进行,因此,可以使异物有效地向铅垂方向下方侧飞散,可以有效地进行定子的清理。另外,还可以获得防止或减轻异物的再次附着的效果。
进而,在两个支承构件不能脱离地保持着定子铁芯的状态下,反转机构使两个支承构件反转,一边使定子铁芯相对于支承构件在轴向方向上相对移动,一边使定子铁芯的沿着中心轴的方向反转。从而,与日本特开2015-089601号公报的制造装置不同,由于两个支承构件不以很大的力来把持定子铁芯的规定位置,因此,在定子铁芯反转时,不会对定子铁芯作用过大的力。因而,定子铁芯不容易引起层叠钢板的卷曲、压痕、剥离等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