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044.9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米国民;马世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研新能(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9 | 分类号: | H01M50/109;H01M50/46;H01M50/5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辰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19 | 代理人: | 唐文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电池包括电芯和设置电芯的密闭腔体,密闭腔体由正极外壳、负极外壳和绝缘层形成;正极层包括正极充放电区域和正极导通区域;负极层包括负极充放电区域和负极导通区域;隔膜包括正极支撑部和负极支撑部;正极支撑部用于对正极导通区域产生正极支撑力F1;负极支撑部用于对负极导通区域产生负极支撑力F2;正极导通区域产生向正极导电部的正极弹力F3;负极导通区域产生向负极导电部的负极弹力F4;正极导通区域在F1与F3的作用下与正极导电部之间的正极接触电阻小于等于5欧姆;负极导通区域在F2与F4的作用下与负极导电部之间的负极接触电阻小于等于5欧姆。本发明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纽扣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扣式锂电池在电子产品尤其是耳机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规的扣式电池采用两种工艺路线:一种是叠片方式制作,一种是常规卷绕,两种方式都需要使用金属导体作为连接条,连接电芯或叠芯与壳盖连接,而目前市面上的纽扣电池基本采用的连接方式都是进行焊接,而由于扣式电池的体积比较小,并且极耳与不锈钢的焊接牢靠性比较弱,所以基本采用人工进行焊接,生产效率低,并且不良率较高,亟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旨在实现一种可以快速生产出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电池,包括电芯、正极外壳、负极外壳和绝缘层,所述正极外壳和所述负极外壳之间具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用于绝缘正极外壳和所述负极外壳,所述正极外壳、所述负极外壳和所述绝缘层形成密闭的腔体,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正极外壳包括正极导电部和正极环形腔体壁,所述正极导电部和所述正极环形腔体壁之间无缝连接;所述负极外壳包括负极导电部和负极环形腔体壁,所述负极导电部和所述负极环形腔体壁之间无缝连接;所述电芯包括正极层、负极层、设置于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层、所述隔膜和所述负极层一起呈卷绕形状;所述正极层包括正极充放电区域和正极导通区域,正极充放电区域包括正极集流体和设置所述正极集流体两侧的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负极层包括负极充放电区域和负极导通区域,负极充放电区域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所述负极集流体两侧的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正极导通区域自电芯的正极端伸出并凸出于所述正极充放电区域,所述正极导通区域向电芯的中部心倾斜延伸,其与正极充放电区域的夹角θ1大于90°θ1大于90°且小于等于180度;所述负极导通区域自电芯的正负极端伸出并凸出于所述负极充放电区域,所述负极导通区域向电芯的中心中部倾斜延伸,其与正负极充放电区域的夹角θ12大于90°且小于等于180度;所述隔膜包括正极支撑部和负极支撑部,所述正极支撑部自电芯的正极端伸出并凸出于所述正极充放电区域,所述负极支撑部自电芯的正极端伸出并凸出于所述负极充放电区域;所述正极支撑部防止所述正极导通区域与负极层导通短路,还用于对所述正极导通区域产生一个向所述正极外壳方向的正极支撑力F1;所述负极支撑部防止所述负极导通区域与正极层导通短路,还用于对所述负极导通区域产生一个向所述负极外壳方向的负极支撑力F2;所述正极导电部在所述正极环形腔体壁、绝缘层和所述负极环形腔体壁的挤压扣合配合下对使所述正极导通区域产生一个向所述负极外壳方向的正极压力正极弹力F3发生弹性变化产生向所述正极导电部方向的正极弹力F3;所述负极导电部在所述正极环形腔体壁、绝缘层和所述负极环形腔体壁的挤压扣合配合下对使所述负极导通区域产生发生弹性变化产生所述负极导电部方向的负极弹力F4一个向所述正极外壳方向的负极压力F4;所述正极导通区域在所述正极支撑力F1与所述正极压力正极弹力F3的作用下,与所述正极导电部之间的正极接触电阻R1小于等于5 欧姆;所述负极导通区域在所述正负极支撑力F2与所述正极压力负极弹力F4 的作用下,与所述负极导电部之间的负极接触电阻R2小于等于5欧姆。
可选地,所述正极导通区域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正极支撑部,正极支撑部至少部分与所述正极导通区域贴合;和/或,所述负极导通区域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负极支撑部,负极支撑部至少部分与所述负极导通区域贴合隔膜为 PP膜、PE膜、PP-PE双层膜、PP-PE-PP三层膜、PTFE膜和PVDF膜中的任一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研新能(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研新能(深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绒被加工用充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壳钢的热冲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