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418.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强;牛佳佳;张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1395 | 分类号: | H01M4/1395;H01M10/052;H01M10/42;C23C16/30;C23C16/4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改善 金属 骨架 浸润 抑制 锂枝晶 生长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3D骨架和锂金属的浸润性从而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将3D镍骨架放置于原子层沉积设备的腔室中,按次序依次通入锂源、磷源,并通入惰性气体清洗反应过程的副产物及残余气体,锂金属表面形成Li3PO4保护层,保护层厚度为2‑20nm;将锂片放加热至300℃,直至锂片完全融化成液体锂,此时把具有非晶Li3PO4包覆层的3D镍骨架置于锂液体中,锂自发吸附到骨架上,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负极极片。Li3PO4层中的Li基团能够改善骨架表面的亲锂性,3D结构能够减缓电池循环过程中锂沉积带来的体积膨胀,同时均匀负极表面的电荷,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利用制备的极片装配的电池,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显著提高,且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电极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抑制锂金属材料表面锂枝晶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动力系统即锂离子电池性能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开发高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的电极材料变得尤为重要。在众多新型的电极材料中,锂金属负极以其极高的理论容量(3860mAh/g)和最负的电势(-3.040V vs标准氢电极)而被称为是“圣杯”电极,受到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然而锂金属作为负极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电池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电流密度不均匀带来沉积速率的区别,从而形成枝晶,锂枝晶的持续生长严重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形成热失控,进而引发爆炸事故。此外,部分枝晶掉落在电解液中,形成“死锂”,暴露出新的锂金属表面,再次生成新的SEI膜,这又导致锂枝晶的进一步生长,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电池容量的不可逆损失。锂枝晶生长、电解液消耗、体积膨胀成为了制约锂金属商业应用的主要因素。
目前,本方法通过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制备了均匀包覆在3D镍骨架表面的Li3PO4膜,改善了熔融锂和骨架的浸润性,得到具有骨架结构的负极材料。制备的负极材料能够均匀负极表面的电荷分布,减少枝晶生长,同时骨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体积膨胀提供了缓冲空间,减少材料内部应力和界面波动,为更高效安全的锂沉积提供可能,实现高库伦效率、和高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锂金属表面产生锂枝晶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给出的方法,可以在骨架结构表面构造锂盐薄膜,用以改善亲锂性,显著抑制锂枝晶生长,提高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3D镍骨架表面进行ALD沉积一层1-20nm的Li3PO4非晶薄膜,以此来改善骨架和锂的浸润性,另一方面,Li3PO4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能够使负极保持较好的离子传输性能。
(2)将骨架结构放置于熔融锂中,锂会自发地吸附到骨架周围,一段时间后取出处理表面,形成了具有3D结构的锂负极,存在的空间会减缓锂沉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储锂能力。
(3)制备纽扣电池测试性能,该3D骨架锂负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促进Li沉积均匀,同时为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的体积膨胀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缓冲空间。
通过改善锂金属和3D骨架浸润性来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