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撩水的鞋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640.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江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跃 |
主分类号: | A43B3/00 | 分类号: | A43B3/00;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8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撩水 鞋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撩水鞋底技术。在鞋底增设前端凸起和后端条形凸起,左鞋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左前方延伸;右鞋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右前方延伸;左鞋底后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左后方延伸;右鞋底后端区的条形凸起向右后方延伸。行走的时候泥水受到条形凸起形状的影响,原本要向前方流动的泥水,左鞋前端区域被改成向左前方流动,右鞋前端区域被改成向右前方流动;原本要向脚后跟方向流动的泥水,左鞋后端区域被改成向左后方流动,右鞋后端区域被改成向右后方流动,拋出鞋子后泥水的方向因为以上原因被改变了。泥水的方向与鞋子运动的方向不同,所以拋出鞋子的泥水再也不会,拋回到鞋面和裤脚,有效的起到防撩水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防撩水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鞋底防撩水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有水的路上走过,鞋面常常被鞋底的泥水撩湿,甚至弄脏污,严重影响穿着的舒适度和穿着的美观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及大的不便。
因为水具有吸附性,所以路面上的污泥水会吸附在鞋子的底面,当运动产生的惯性作用力大于吸附力时,鞋底泥水向外排出。向脚趾头方向拋出的部份泥水,拋到鞋面,打湿和脏污了鞋面;向脚后跟方向拋出的部份泥水,拋到裤脚打湿和脏污了裤脚。
中国专利号CN208192338U于2018年12月07日公开的技术中:鞋踏在地面时,泥水从鞋底凹槽向外排出,减少了鞋底的泥水量,脚提起后仍还有泥水吸附在鞋底,当泥水的惯性力大于吸附力,往脚趾头方向排出的部份泥水正好甩到鞋面,脏污和打湿鞋子,防撩水作用不明显。
中国专利号CN212212890U于2020年12月25日公开的技术中:分流体形状减少了吸附在鞋底的泥水量,脚提起后还有泥水依然吸附在鞋底,当脚向前运动泥水的惯性力大于吸附力,泥水从分流体与分流体之间的分流槽中排出,往脚趾头方向排出的部份泥水正好甩到鞋面,脏污和打湿鞋子,防撩水作用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撩水鞋底技术。在鞋底增设前端条形凸起和后端条形凸起,左鞋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左前方延伸;右鞋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右前方延伸;左鞋底后端区域的条形凸起向左后方延伸;右鞋底后端区的条形凸起向右后方延伸。行走的时候泥水受条形凸起形状的影响,原本要向前方流动的泥水,左鞋前端区域被改成向左前方流动,右鞋前端区域被改成向右前方流动;原本要向脚后跟方向流动的泥水,左鞋后端区域被改成向左后方流动,右鞋后端区域被改成向右后方流动,所以泥水拋出鞋子后的方向被改变了。泥水的方向与鞋子运动的方向不同,拋出鞋子后的泥水再也不会拋回到鞋面和裤脚,有效的起到防撩水作用。
鞋底前端区域(18):从鞋头到鞋后跟方向,长度≥30mm,优选120mm。
鞋底后端区域(19):从鞋后跟到脚趾头方向,长度≥9mm,优选90mm。
在鞋底前端区域的条形:靠近脚后跟端为条形的起始点(21),靠近脚趾头端为条形的延伸点(22)。
在鞋底后端区域的条形:靠近脚趾头端为条形的起始点(23),靠近脚后跟端为条形的延伸点(24)。
条形凸起大小:高度≥2mm,优选5 mm;长度≥2mm,优选30mm;宽度≥2mm优选7mm。
同排条形之间间隙宽度≤30mm,优选10mm,相邻排之间间隙宽度≤10mm,优选2mm。
为了泥水撩到另外的哪只脚上:右脚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从鞋底的左侧向右前方延伸;右脚底后端区域的条形凸起,从鞋底的左侧向右后方延伸;左脚底前端区域的条形凸起,从鞋底右侧向左前方延伸;左脚底后端区域的条形凸起,从鞋底的右侧向左后方延伸。
在鞋底前端区域:泥水沿条纹起始点(21)向条纹延伸点(22)排到鞋子以外的区,因为泥水运动的方向与鞋子动动的方向不同,泥水拋不回鞋面,有效的防止泥水打湿鞋子,起到鞋子前端防撩水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跃,未经江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6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