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蝉拟青霉甘露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714.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5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贺亮;程俊文;李卫旗;王衍彬;李海波;方茹;黄旭波;刘于;魏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C12P19/04;C12R1/79 |
代理公司: | 杭州星河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10 | 代理人: | 刘晓丹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霉 甘露 聚糖 及其 制备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蝉拟青霉甘露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该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9%以上的多糖组成;多糖的组成为甘露糖;多糖的结构以(1→2)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为主链,且每9个(1→2)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组成一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中有5个α‑甘露糖残基的O‑6位上分别被支链取代。该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的制备包括:由蝉拟青霉菌在添加有由黄精、无花果和重楼三者组成的中药复合水提液的培养基中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经热水提取、酶‑Sevage法去蛋白、透析袋分离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真空冷冻干燥分离纯化得到蝉拟青霉甘露聚糖。该蝉拟青霉甘露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或用于制备免疫调节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胞内多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蝉拟青霉甘露聚糖及其制备和用途,属于高分子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 Miq.Samson)又名雌蝉花,是从蝉花子实体中有丝分裂出的孢子真菌。该真菌资源含有核苷类、多糖、多壳球菌素、蛋白、虫草酸、生物碱、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经研究表明,蝉拟青霉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肾脏、降血糖、降血脂等功能,在这些成分中活性多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蝉拟青霉中的多糖种类繁多,很多不具备生物活性,发现并提取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进一步研究其高级结构、生物活性是多糖领域的研究重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糖生物功能的发挥是由其高级结构特征决定的,其高级结构(二级及三级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发挥更为密切,多糖的生物活性还与其分子量、分子链构象(Conformation)紧密相关,了解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多糖分子的构象,更有助于阐明添加物对生物发酵途径的影响,更有利于其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的阐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定化学结构特征的蝉拟青霉甘露聚糖,该多糖是蝉拟青霉发酵过程生成的新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的优点,适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的用途,该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作为免疫调节剂直接使用,也可用于制备免疫调节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由重量百分含量为99%以上的多糖组成;所述多糖的组成为甘露糖(Man);多糖的结构以(1→2)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为主链,且每9个(1→2)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组成一个重复单元;每个重复单元中有4个α-甘露糖残基的O-6位上分别被支链一取代,余下的5个α-甘露糖残基中有1个α-甘露糖残基的O-6位上被支链二取代;所述支链一是(1→3)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和端基α-甘露糖;所述支链二是(1→6)连接的α-甘露糖残基和端基α-甘露糖。
可选的,所述甘露糖为α-D-甘露糖。所述α-甘露糖残基为α-D-甘露糖残基。
所述多糖的重复单元的结构有多种不同的变化组合,O-6位被支链一、支链二取代的α-甘露糖残基可以是重复单元中的任意5个α-甘露糖残基,所述支链一和支链二的排列顺序为任意顺序。这些多种不同的变化组合均具有免疫调节活性;例如可具有如结构式Ⅰ所示结构的重复单元:
式Ⅰ中,Manp为吡喃型甘露糖;n为重复单元的数量,可由重均分子量确定。
可选的,所述蝉拟青霉甘露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65KDa-95KDa,KDa为千道尔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7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小样本训练图卷积网络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撒播及地布覆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