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749.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宁;王闯;吴术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孙建朋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域 成像 全息 波导 显示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机(10)、平板波导(20)、出耦合元件(21)、入耦合元件(22)、微处理器(23)、微显示器(24)、准直透镜(25)、第一数据传输线(26)、第二数据传输线(27);
所述相机(10)、入耦合元件(21)和出耦合元件(22)位于平板波导(20)上,相机(10)位于入耦合元件(21)和出耦合元件(22)之间;
所述微处理器(23)、微显示器(24)和准直透镜(25)位于平板波导(20)的正下方;
所述准直透镜(25)位于微显示器(24)和平板波导(20)之间;
所述微处理器(23)的一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线(26)与相机(10)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27)与微显示器(24)连接;
所述准直透镜(25)位于微显示器(24)和平板波导(2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相机(10)捕获非视域场景中的漫反射信息;
步骤2、捕获到的漫反射信息经过数据传输线(26)输入到微处理器(23)中,微处理器(23)将漫反射信息发送到云服务器中进行计算;
步骤3、微处理器(23)接受云服务器的计算结果,将重建后的目标物图像输送到微显示器(24)作为像源;
步骤4、微显示器(24)发出的光经过准直透镜(25)准直后,光线平行进入入耦合元件(22),入耦合元件(22)将光线耦合进入平板波导(20)中,光线在平板波导(20)中发生全反射后到达出耦合元件(21),出耦合元件(21)将光耦合进入人眼,光线传输过程完成后将使微显示器(24)中的图像以虚像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非视域场景包括目标物(11)、中介墙(12)、遮挡物(13),目标物(11)的信息经过中介墙(12)发生漫反射,相机(10)捕获中介墙(12)上的漫反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反射信息为图像的光强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场景图像生成的图像矩阵为(x,y),漫反射信息为图像矩阵(m,n),中间的转换矩阵为(m*n,x*y),三者存在如下关系:
y=Tf
其中f为场景图像,y为漫反射信息,T为转换矩阵;
若转换矩阵T可逆,重建的图像矩阵用下式求解:
f=T-1y;
若转换矩阵T不可逆,那么云服务器将转换矩阵T先转换为伪可逆矩阵,并按照下式计算目标物图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非视域成像的全息波导显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矩阵通过光线追踪、神经网络或深度学习的方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7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