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889.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陈列生;覃业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分析 | ||
本发明一种生物分析仪,包括生物分析箱,生物分析箱的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第一蓄电池、存储模块、第一无线模块以及第一分析仪,其中第一蓄电池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生物分析箱的顶端设用于清洗第一分析仪的进水口,在生物分析箱靠近人体操作一侧设有一个缺口,在缺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显示屏以及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操作按钮;生物分析箱的一侧设有用于生物导入第一分析仪的第一分析入口和第二分析入口,在生物分析箱靠近人体操作时的一侧设有柜子,在柜子部的一侧内部设有用于方便人们移动操作的无线生物分析仪,不仅分析方便,而且还能对其内部进行清洗,非常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分析仪。
背景技术
生物分析仪是基于虚拟仪器控制,实时显示SPR曲线和传感器图,操作简便,便于用户观察分析。采用Kretschmann结构构建高精度光学传感系统,以850nm的LED作为入射光源,通过改变入射广角度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测量,外置泵进样操作,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配置不同型号的蠕动泵或注射泵进样,易于操作和更新。
现有技术中的生物分析仪其分析方式单一,而且分析效率低下,在分析完成后缺乏对于其内部的清洗,容易对分析仪造成污染,影响下次使用,而且不方便携带。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为此研发出一种生物分析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分析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分析仪,包括生物分析箱,所述生物分析箱的内部设有中央处理器、第一蓄电池、存储模块、第一无线模块以及第一分析仪,其中第一蓄电池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生物分析箱的顶端设用于清洗第一分析仪的进水口,在生物分析箱靠近人体操作一侧设有一个缺口,在缺口处设有倾斜设置的显示屏以及水平设置的若干个操作按钮;
所述生物分析箱的一侧设有用于生物导入第一分析仪的第一分析入口和第二分析入口,在生物分析箱靠近人体操作时的一侧设有柜子,在柜子部的一侧内部设有用于方便人们移动操作的无线生物分析仪。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分析入口内设有水泵以及用于与水泵进水口处连接的且收卷的管道,其中水泵的出水口处与第一分析仪内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第一分析入口上设有保护门,保护门的一侧与生物分析箱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保护门的另一侧与生物分析箱之间通过卡扣扣合,在保护门上还设有把手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泵与生物分析箱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管道在收卷的情况下通过支撑柱卡在第一分析入口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分析入口内设有针筒分析进口管道,其中针筒分析进口管道与第一分析仪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在针筒分析进口管道上套设有密封盖,在第二分析入口上设有保护盖。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柜子上设有对开的柜门,在柜子的内设有若干个隔板,其中垂直的隔板设有一个,在垂直设置隔板的两侧分别为由水平设置的隔板分成若干个等分的无线生物分析仪放置槽以及若干个等分的样本保存槽,其中若干个无线生物分析仪分别对应放置在每个无线生物分析仪放置槽中,每个所述无线生物分析仪放置槽的内部均设有用于给无线生物分析仪充电的充电头。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无线生物分析仪的内部设有第二蓄电池、单片机、第二无线模块以及第二生物分析仪,其中第二蓄电池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第二生物分析仪以及第二无线模块电连接,其中生物分析箱与无线生物分析仪之间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无线连接,在无线生物分析仪的顶端设有触控显示屏,在无线生物分析仪的一侧设有与充电头配合使用的充电孔,所述无线生物分析仪在与充电孔相邻的一侧设有无线生物分析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单片机与第二USB接口、触控显示屏以及充电孔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