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痰栓清理套件及清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984.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3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利;朱文静;李经娜;张小丽;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李盟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套件 方法 | ||
一种痰栓清理套件及清理方法,在不损伤气管内壁的前提下,用于方便对气管内痰栓的清理。它包括导管、活动设置在导管内的导丝,其特征是,还包括负压装置,将导丝从导管内撤出后,将负压装置与导管连接在一起将痰栓吸入导管内。本发明结构简单,除了通过旋转、移动实现对痰栓的缠绕外,还能够通过负压装置实现对痰栓的吸附,进而确保痰栓的清理效果和效率。缠绕部上方位不同的第一、第二刷毛的设置,可以增大与痰栓接触的机会,进而进一步确保清理效率;第一、第二刷毛设置在内侧,不与气管内壁直接接触,进而避免对气管内壁的损伤。第一、第二刷毛能够扎进痰栓内进而托住痰栓,使得痰栓随缠绕部移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支气管镜下使用用于清理气管内痰栓的清理套件及清理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感染患儿支气管镜下检查时,常见痰栓堵塞细小的支气管开口,阻塞患儿通气,导致患儿呼吸道病情迁延不愈,也有可能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脓肿等。目前痰栓的清除主要依赖于肺泡灌洗,对于不易冲洗的痰栓,我们经常用毛刷缠绕拖拽痰栓,或使用活检钳钳夹痰栓,操作成功概率大,但是操作时间较长,同时由于患儿气管粘膜较脆弱,清除完痰栓后,气管内出血率较高,容易导致支气管充血水肿,对于患儿粘膜修复不利且有可能延长病程,增加支气管粘连及闭死的几率。中国专利CN105997191A公开的一种痰栓清理装置,在一根中空鞘管内设置可移动、转动的导丝,通过操作导丝使痰栓缠绕在导丝前端,实现痰栓的清理。上述结构由于导丝前端周围布满刷毛,向外延伸的刷毛对气管内壁会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痰栓清理套件及清理方法,在不损伤气管内壁的前提下,用于方便对气管内痰栓的清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痰栓清理套件,它包括导管、活动设置在导管内的导丝,其特征是,还包括负压装置,负压装置与导管连接,将导丝从导管内撤出后,将负压装置与导管连接在一起将痰栓吸入导管内。
进一步地,导丝的前端为螺旋状的缠绕部,在缠绕部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第一、第二刷毛处于不同的螺旋线上。
进一步地,导丝的前端为棒状的缠绕部,在缠绕部的外壁固定有若干刮板,在每相邻的两片刮板之间的缠绕部外壁设有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
进一步地,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沿缠绕部轴向错开。
进一步地,导管的前端为圆锥形的扩口部,且扩口部小端与导管接触。
进一步地,在导管的后端固定有中空的手柄,在手柄外壁固定有指块。
进一步地,所述指块环抱在手柄上,在指块的外侧壁上设有环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指块上设有便于手指伸入的圆孔。
进一步地,负压装置与手柄螺纹连接或插接连接。
一种痰栓清理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内置有导丝的柔性导管伸入气管内,直至导管前端处于痰栓位置;
(2)通过导丝与导管之间的相对移动和转动,将痰栓缠绕在导丝的前端;
(3)将导丝从导管内取出,随后将导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在一起,启动负压装置将痰栓吸入导管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痰栓清理套件及清理方法,结构简单,除了通过旋转、移动实现对痰栓的缠绕外,还能够通过负压装置实现对痰栓的吸附,进而确保痰栓的清理效果和效率。缠绕部上方位不同的第一、第二刷毛的设置,可以增大与痰栓接触的机会,进而进一步确保清理效率;第一、第二刷毛设置在内侧,不与气管内壁直接接触,进而避免对气管内壁的损伤。第一、第二刷毛能够扎进痰栓内进而托住痰栓,使得痰栓随缠绕部移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未经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