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实验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4049.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8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梁馨予;刘伟;黄燕;王启铭;邬光炜;邹落梅;谌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贾耀淇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污染物 迁移 转化 实验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实验的实验装置,包括铁架台、监控端,铁架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位于第二基座上方,第一基座上固定连接有供液箱,第二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淋滤机构,第二基座下方设置有渗滤液收集器,淋滤机构与供液箱和渗滤液收集器相连通;淋滤机构包括腔体,腔体的两端密封连接有端盖,腔体底部的端盖与第二基座固接,腔体包括内腔和外腔。本发明能够提高淋滤实验时溶液的均匀淋滤效果;温度可调,使得模拟实验更加精确;取土口的设置、定时自动取样、液位监测等使得后续实验更为方便;同时通过细致的设计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实验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活动的载体,土壤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由于各种污染物引起的土壤污染十分严重。土壤污染不仅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还会引起各种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动态迁移行为趋势,可为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与有机物污染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预防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土柱的应用是研究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和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用来模拟污染物在土壤垂直方向上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而了解其迁移转化趋势。
目前的垂直土柱主要存在低流量时布水不匀、密封性差、模拟条件不完善、取土不方便等不足,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较大,较为麻烦的使用方法也会给实验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实验的实验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保证淋滤实验时当溶液流量低时溶液的均匀淋滤,同时温度可调,使得模拟实验更加精确,取土口的设置能够使得后续实验更为方便,当内腔内的液位低于或高于指定高度时报警,还可自动取样,可使实验人员不必时刻监管。通过细致的设计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实验的实验装置,包括铁架台、监控端,所述铁架台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基座上方,所述第一基座上固定连接有供液箱,所述第二基座顶端固定连接有淋滤机构,所述第二基座下方设置有渗滤液收集器,所述淋滤机构与所述供液箱和所述渗滤液收集器相连通;
所述淋滤机构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两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腔体底部的端盖与所述第二基座固接,所述腔体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内腔分别与所述供液箱和所述渗滤液收集器连通,所述内腔上开设有若干取土口,所述外腔连通有恒温水箱;所述内腔两端均设置有扩散垫片,所述扩散垫片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与所述监控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液箱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的出水端贯穿所述腔体顶端的所述端盖并位于所述扩散垫片上方,所述第一软管通过所述扩散垫片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软管上设置有蠕动泵。
优选的,所述内腔底端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的进水端贯穿所述腔体底端的所述端盖并位于所述扩散垫片下方,所述渗滤液收集器包括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电性连接有定时器,所述转动座顶端固定连接有镂空转盘,所述镂空转盘顶端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收集小瓶,所述收集小瓶与所述第二软管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外腔上开设有水循环入口和水循环出口,所述水循环入口位于所述水循环出口下方,所述恒温水箱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循环入口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循环出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扩散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顶端周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侧壁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修复疤痕的外用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月季切花保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