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底清污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727.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4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浩;沈泳岑;闫奕竹;何红强;魏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B25J11/00;B25J9/16;B08B1/04;B25J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曹媛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底 机器人 | ||
1.一种船底清污机器人,包括机体(1);设置在机体(1)两侧的履带轮(2);电机(3),其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清刷机构(4),其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且与所述电机(3)连接,所述清刷机构(4)用于在所述电机(3)的驱动下对船底进行清污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底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内部设有一腔体,所述清刷机构(4)包括:
第一清洁组件(41)和第二清洁组件(42),位于所述机体(1)下方;
第一旋转杆(43),一端贯穿所述腔体与所述电机(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清洁组件(41)连接;
第二旋转杆(44),一端贯穿所述机体(1)底部与所述腔体的顶部内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清洁组件(42)连接;
传动组件(45),位于所述腔体内部,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旋转杆(43)和所述第二旋转杆(44)上;
所述电机(3)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杆(43)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杆(43)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5)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杆(44)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清洁组件(41)和所述第二清洁组件(42)旋转以对所述船底进行清污工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底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5)包括:
位于所述腔体内部的第一齿轮(451)和第二齿轮(452),所述第一齿轮(451)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杆(43)上,所述第二齿轮(452)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杆(44)上;
传动链条(453),套设在所述第一齿轮(451)和所述第二齿轮(452)上;
所述第一旋转杆(43)旋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451)同步旋转,所述第一齿轮(451)通过所述传动链条(453)带动所述第二齿轮(452)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旋转杆(44)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底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洁组件(41)包括:
若干根第一连接杆(411);
第一刷盘壳体(412),其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11)与所述机体(1)连接,且位于所述机体(1)底部;
第一刷盘(413),位于所述第一刷盘壳体(41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旋转杆(43)连接;
所述第一旋转杆(43)旋转,带动所述第一刷盘(413)旋转,以使第一刷盘(413)旋转以对所述船底进行清污工作;
所述第二清洁组件(42)包括:
若干根第二连接杆(421);
第二刷盘壳体(422),其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杆(421)与所述机体(1)连接,且位于所述机体(1)底部;
第二刷盘(423),位于所述第二刷盘壳体(422)内部,且与所述第二旋转杆(44)连接;
所述第二旋转杆(44)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刷盘(423)旋转,以使第二刷盘(423)旋转以对所述船底进行清污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底清污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底清污机器人还包括:
铲板(5),其设置在所述机体(1)的前方,所述铲板(5)用于清理所述机体(1)前方的污物;
两组弹性让位机构(6),两组所述弹性让位机构(6)间隔设置在所述机体(1)上,每一组弹性让位机构(6)的一端与所述机体(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铲板(5)连接;
两组所述弹性让位机构(6)用于在所述铲板(5)抵到硬物时,两组所述弹性让位机构(6)压缩,以改变所述铲板(5)的挖掘深度,进而使所述铲板(5)越过所述硬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7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动拉板压滤机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