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733.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昇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属于机床加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刮板式排屑装置,包括循环式刮板链条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循环式刮板链条上,并且另一端贴紧排屑爬坡段的若干个刮板;所述排屑爬坡段与排屑落料口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切削液与铁屑之间的附着力差和刮板输送过程的倾角,让切削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铁屑后再沿排屑爬坡段回流至切削液池内,减少了铁屑落料时切削液的携带量,从而避免了切削液的流失和浪费,也避免了切削液因含有化学成分对土壤或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加工配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机床加工过程中,会对半成品加工,例如车、铣、磨、镗等工序,在此过程中都会有铁屑的产生,金属碎屑与切削液会由机床出液口输出至排屑机(如刮板排屑机),通过排屑机实现金属机床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碎屑与切削液的分离。
现有的排屑装置在排屑过程中,铁屑内或多或少的附着有一定量的切削液,排屑过程中,切削液随着铁屑排出,长时间工作后会导致切削液的大量流失和浪费,而且,由于切削液面含有一定量的化学成分,铁屑堆积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201997993U,公开日为:2011年3月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排屑器,包括排屑槽、动力装置和传送装置;排屑槽通过两侧的支撑面固定在排屑器外壳上,中部下凹形成排屑通道;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传送装置包括链轮和链条;链轮有2组,每组中的一个链轮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链条有2根,分别环绕在每组链轮上,并由排屑槽的两个支撑面支撑;还包括多个活动式刮板;每个活动式刮板的两端均与链条连接,活动式刮板的下底面与排屑槽的排屑通道的上端面接触。该实用新型采用活动式的刮板和固定的排屑槽配合,排除切屑,切屑分离后,再用集屑车或过滤流水线将其转走,过滤流水线成本较高,更多的是通过集屑车收集铁屑将附着的切削液静置收集于底部,工序稍嫌复杂,不到一步清理,与逐步精减工序的车间生产改革方向相悖。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机床加工的排屑过程中切削液随着铁屑排出而造成切削液浪费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及排屑方法,通过在排屑爬坡段与排屑落料口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来滞留切屑,让切削液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切削液池内,从而达到避免切削液浪费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刮板式排屑装置,包括循环式刮板链条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循环式刮板链条上,并且另一端贴紧排屑爬坡段的若干个刮板;所述排屑爬坡段与排屑落料口之间设置排屑滞留段。充分利用了切削液与铁屑之间的附着力差和刮板输送过程的倾角,让切削液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脱离铁屑后再沿排屑爬坡段回流至切削液池内,减少了铁屑落料时切削液的携带量,从而避免了切削液的流失和浪费,进而避免了切削液因含有化学成分对土壤或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屑滞留段呈斜坡状,坡面面向内侧,让切削液的内流,以避免外流。通过将现有的排屑爬坡段顶部的弧面段(目的是尽可能的将铁屑及时落料),改进为坡面结构,循环式刮板链条的上部无需再沿弧面向外延长,直接沿原排屑爬坡段的方向预留一定的高度进行循环即可,这样虽然简单但巧妙的设计,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缩短了整个排屑装置头部的长度,减少了占地空间,而且,结构上也进行了简化,提高了排屑爬坡段、排屑滞留段等各连接段的焊接精度,降低了焊接难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坡面角度为0至60°,该角度范围适宜铁屑和切削液的分离,过小容易造成堆积过多影响落料,过大则会造成铁屑和切削液来不及分离而落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排屑爬坡段及排屑滞留段的两侧边沿均向上翘起,形成翘边,形成切削液的下流通道,避免切削液沿侧边外溢,也可避免铁屑沿侧边落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昇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昇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7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底清污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灾仿真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