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背光源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6119.9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G02F1/13357;G02F1/13;G02B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7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644005 四川省宜宾市宜***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背光源 制造 工艺 | ||
1.一种曲面背光源制造工艺,其使用了一种曲面背光源制造装置,该曲面背光源制造装置包括安装底板(1)、支撑脚(2)、输送架(3)、移位机构(4)和定位机构(5),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曲面背光源制造装置对曲面背光源制造作业时具体工艺如下:
S1、组件准备:首先通过人工准备用于制备背光源结构的导光板和反射片;
S2、输送定位:通过人工将背光源结构中的导光板逐一放置到定位机构(5)内并对其进行定位,之后将输送架(3)与现有输送带相连接,通过现有输送带将反射片输送到输送架(3)上;
S3、组装压合:在步骤S2完成后,通过移位机构(4)将输送架(3)上的反射片夹持移动到导光板的上方,并进行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组装压合作业;
S4、取出收集:步骤S3完成后,进一步通过移位机构(4)将组装完成后的背光源结构夹持移动到输送架(3)上,通过人工或现有机械手对其进行收集;
所述的安装底板(1)下端四周拐角处均匀设置有支撑脚(2),安装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移位机构(4),位于移位机构(4)内侧的安装底板(1)上安装有输送架(3),输送架(3)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输送带,位于输送架(3)一侧的安装底板(1)上安装有定位机构(5),且定位机构(5)位于移位机构(4)的下方;
所述的移位机构(4)包括匚型架(4a)、移位螺杆(4b)、移位电机(4c)、滑槽架(4d)、移位滑板(4e)、升降滑杆(4f)、升降滑架(4g)、升降气缸(4h)、扭簧(4j)、限位板(4k)和限位单元(4m),安装底板(1)的上端安装有匚型架(4a),匚型架(4a)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架(4d),滑槽架(4d)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移位滑板(4e),匚型架(4a)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移位螺杆(4b),且移位螺杆(4b)与移位滑板(4e)之间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传动,匚型架(4a)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移位电机(4c),移位电机(4c)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移位螺杆(4b)相连接,移位滑板(4e)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多组升降滑杆(4f),升降滑杆(4f)的下端安装有升降滑架(4g),移位滑板(4e)上安装有升降气缸(4h),升降气缸(4h)的输出轴与升降滑架(4g)相连接,升降滑架(4g)上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限位板(4k),且限位板(4k)与升降滑架(4g)之间通过扭簧(4j)铰接传动,位于限位板(4k)之间的升降滑架(4g)上安装有限位单元(4m);
所述的定位机构(5)包括支撑架(5a)、支撑块(5b)、支撑弹簧(5c)、支撑滑筒(5d)、定位座(5e)、防滑条(5f)、定位底板(5g)、定位转轴(5h)、定位电机(5j)、定位滑杆(5k)、啮合齿(5m)、定位齿轮(5n)、定位筒(5p)、卡齿(5q)、抵靠弹簧(5r)和支撑单元(5t),位于匚型架(4a)下方的安装底板(1)上均匀安装有支撑架(5a),支撑架(5a)内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安装有多组支撑块(5b),且支撑块(5b)与支撑架(5a)之间通过支撑弹簧(5c)相连接,位于支撑架(5a)之间的安装底板(1)上均匀安装有支撑滑筒(5d),支撑滑筒(5d)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定位座(5e),定位座(5e)的上端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防滑条(5f),位于定位座(5e)下方的安装底板(1)上对称设置有定位筒(5p),定位座(5e)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定位滑杆(5k),定位滑杆(5k)位于定位筒(5p)内且定位滑杆(5k)与定位筒(5p)滑动配合,位于定位座(5e)两侧的安装底板(1)上对称安装有定位底板(5g),定位底板(5g)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定位转轴(5h),定位转轴(5h)上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定位齿轮(5n),且定位齿轮(5n)为不完全齿轮结构,定位滑杆(5k)上对称设置有啮合齿(5m),且啮合齿(5m)与定位齿轮(5n)啮合传动,安装底板(1)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定位电机(5j),定位电机(5j)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定位转轴(5h)相连接,安装底板(1)上通过铰接对称安装有卡齿(5q),且卡齿(5q)通过抵靠弹簧(5r)与安装底板(1)相连接,定位底板(5g)的上端对称安装有支撑单元(5t);
所述的支撑单元(5t)包括支撑转轴(5t1)、同步轮(5t2)、同步带(5t3)、支撑转盘(5t4)、支撑凸块(5t5)、支撑滑块(5t6)、压缩弹簧(5t7)、支撑滑杆(5t8)和复位弹簧(5t9),定位底板(5g)的上端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支撑转轴(5t1),支撑转轴(5t1)上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支撑转盘(5t4),支撑转盘(5t4)上设置有支撑凸块(5t5),定位底板(5g)的上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对称安装有支撑滑杆(5t8),且支撑滑杆(5t8)与定位底板(5g)之间通过复位弹簧(5t9)相连接,位于支撑滑杆(5t8)之间的定位底板(5g)上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支撑滑块(5t6),支撑滑块(5t6)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抵靠在支撑转盘(5t4)上且支撑滑块(5t6)通过压缩弹簧(5t7)与定位底板(5g)相连接,定位转轴(5h)与支撑转轴(5t1)上通过花键对称安装有同步轮(5t2),且同步轮(5t2)之间通过同步带(5t3)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1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光伏预装式变电站
- 下一篇:一种箱式物理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