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前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150.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08B5/02;B08B1/02;B08B3/02;B08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编织袋 回收 再利用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前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支撑装置、套袋装置、扫刷装置和清洗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塑料编织袋在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手动对使用后的塑料编织袋进行抖动处理,从而将其表面的附着物抖落,该种方式所需人力较多,且抖动过程费时费力,抖落后的附着物和灰尘可能会呈雾状散布在空气中,从而对人工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b.人工抖动,无法保证塑料编织袋内侧壁上的附着物被完全抖落,导致抖动效果较差,从而对塑料编织袋再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前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按主要材料构成为聚丙烯袋、聚乙烯袋;按缝制方法分为缝底袋、缝边底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肥料和化工产品的包装材料。塑料编织袋在一次使用后,可进行回收再利用,但在再次使用之前,通常需要对前一次使用过后的塑料编织袋进行清理干净,从而提高再次使用的使用效果。
目前,现有的塑料编织袋在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手动对使用后的塑料编织袋进行抖动处理,从而将其表面的附着物抖落,该种方式所需人力较多,且抖动过程费时费力,抖落后的附着物和灰尘可能会呈雾状散布在空气中,从而对人工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b.人工抖动,无法保证塑料编织袋内侧壁上的附着物被完全抖落,导致抖动效果较差,从而对塑料编织袋再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塑料编织袋在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难题:a.通过人工手动对使用后的塑料编织袋进行抖动处理,从而将其表面的附着物抖落,该种方式所需人力较多,且抖动过程费时费力,抖落后的附着物和灰尘可能会呈雾状散布在空气中,从而对人工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b.人工抖动,无法保证塑料编织袋内侧壁上的附着物被完全抖落,导致抖动效果较差,从而对塑料编织袋再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编织袋回收再利用前处理系统,包括支撑装置、套袋装置、扫刷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套袋装置,套袋装置的后侧左右对称安装有扫刷装置,扫刷装置的后侧设置有清洗装置;其中:
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杆、支撑板和电动滑块,其中所述的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面中部开设有矩形滑道,矩形滑道内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
所述的套袋装置包括安装板、支脚、转动机构、固定板、高压气泵、橡胶气管、套袋圆筒、出气孔、抖动机构、环形磁铁和环形铁圈,其中所述的电动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面从前至后均匀开设有环形滚槽,支脚的下端安装有滚珠,滚珠滑动设置在环形滚槽内,支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套袋圆筒,环形滚槽内侧的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套袋圆筒的下端面中部,套袋圆筒的左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端面通过气泵底座安装有高压气泵,套袋圆筒的左侧壁靠近下端的位置开设有进气口,高压气泵通过橡胶气管和套袋圆筒相连通,套袋圆筒的外侧壁上周向均匀开设有出气孔,套袋圆筒的内部设置有抖动机构,套袋圆筒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底部安装有环形磁铁,环形磁铁的上端面吸合有环形铁圈;
所述的扫刷装置包括匚形框体、扫刷机构、矩形齿条、横杆、支撑弹簧、安装底座和第二毛刷,其中所述的套袋装置左右两侧的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匚形框体,匚形框体的开口朝下,匚形框体内部的支撑板上安装有扫刷机构,扫刷机构靠近套袋装置的一侧外啮合有矩形齿条,矩形齿条滑动安装在匚形框体内部靠近套袋装置的侧壁上,矩形齿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杆,匚形框体内部靠近套袋装置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矩形通槽,横杆滑动设置在矩形通槽内,横杆和矩形通槽的侧壁之间均安装有支撑弹簧,横杆远离匚形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毛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未经王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