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电池无线充电补偿网络的方法、系统、介质以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6185.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裘鹏;王承民;梁家峰;王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无线 充电 补偿 网络 方法 系统 介质 以及 设备 | ||
1.一种锂电池无线充电补偿网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选用全桥、半桥,获取电路拓扑选用结果信息;
步骤S2:根据电路拓扑选用结果信息,将发射线圈Lp分离,副边电感L2分离;
其中,Lp为无线充电电路的发射线圈;L2为副边电感;
步骤S3:采用T型等效模型进行分析,获取T型等效模型分析结果信息;
步骤S4:根据T型等效模型分析结果信息,获取具有输出负载独立特性的锂电池无线充电补偿网络的结果信息;
所述步骤S3包括:
步骤S3.1:采用T型等效模型进行分析,将锂电池的充电模式分为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获取T型等效模型分析结果信息;
在恒压模式时:令Cp与Lp1在工作频率fcv下发生谐振,此时根据戴维南等效定理,T1网络阻抗能够等效为Ls-M2/Lp2,之后令Cs1与Ls-M2/Lp2在fcv下谐振,令Cs2和L3在fcv下谐振,能够得到负载与电压源串联,实现恒压输出所满足的条件和输出电压分别如公式(1)(2)所示
ωcv为恒压模式下的角频率,ωcc为恒流模式下的角频率,Cp为发射线圈补偿电容,Cs1为接收电路第一补偿电容,Cs2为接收电路第二补偿电容,L3为接收电路补偿电感,Uo为输出电压;
Uin为整个补偿网络的输入电压,Ls为接收线圈,M为线圈之间的互感,Req为等效负载,Lp为无线充电电路的发射线圈,Lp1为第一分离无线充电电路的发射线圈,Lp2为第二分离无线充电电路的发射线圈;
L2为副边电感;L21为第一分离后副边电感,L22为第二分离后副边电感;
在恒流模式时:令Cp与整个发射线圈Lp在工作频率fcc下发生谐振,据戴维南等效定理,T1网络阻抗和电源能够等效为一个电流源,令L2与Cs1串联组合与Cs2在频率fcc下发生谐振,最终能够等效为负载Req和L3与电流源串联;实现恒流输出所满足的条件如公式(3)所示:
此时恒流输出的电流为公式(4)所示;
为了简化计算令ωcv=αωcc,根据公式(1)(3)(4)能够得到人为分开的电感Lp1和L21应该满足:
Io为恒流模式的输出电流;
其中,发射侧是S型拓扑 结构,接收侧是CLCL型拓扑 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1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电系统智慧运维互联网数据采集端配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回转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