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847.X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战强;辛明泽;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628 | 分类号: | C04B35/628;C04B35/622;C04B35/638;C04B35/64;B33Y70/1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打印 核壳状 黑色 陶瓷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
黑色陶瓷基体和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厚度为50-100nm;
所述包覆层材料选自金属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色陶瓷基体选自氧化物陶瓷和/或非氧化物陶瓷;
优选地,所述非氧化物陶瓷选自氮化硼、金刚石、碳化硅、氮化铝、碳化钨、氮化钛、碳化硼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铝、镁和钛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黑色陶瓷基体与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混合,调节pH,静置,烘干,煅烧即得。
5.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前驱体选自异丙醇铝、六水合硝酸镁、钛酸四丁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与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制备前驱体悬浮液,将黑色陶瓷基体加入到前驱体悬浮液中,加酸搅拌,静置,烘干、煅烧即得;
优选地,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100-140;优选为1:120;
优选地,所述搅拌混合、加酸搅拌、静置温度为75℃-90℃;
优选地,所述酸选自硝酸;
优选地,所述加酸至pH为6并搅拌10-30min,优选为20min;
优选地,所述加酸搅拌前还包括超声混合,所述超声混合时间为0.5-3h,优选为2h;
优选地,所述静置时间为10-15h,优选为12h;
优选地,所述烘干条件为60-100℃烘干12-48h,优选为80℃;
优选地,所述煅烧条件为800-1200℃煅烧1-3h,优选为1000℃煅烧1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的制备方法为:以碳化硅纤维粉体为被包覆对象,以异丙醇铝粉为前驱体,在80℃条件下将异丙醇铝与去离子水混合制备前驱体悬浮液,异丙醇铝与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120,将碳化硅纤维粉体与前驱体悬浮液超声混合2h使其分散均匀,加入硝酸调节pH为6,静置12h,80℃烘干并于1000℃煅烧1h即得。
7.一种光固化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与光敏树脂混合制备复合陶瓷浆料,进行光固化打印、烧结,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固化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陶瓷浆料固体含量为30~40%,优选为35%;
优选地,所述光固化打印参数为:光功率40-60mW/cm2,曝光时间20-40s;
优选地,所述光固化打印参数为:紫外光波长405nm,光功率50mW/cm2,曝光时间30s;
优选地,所述烧结采用两段式烧结,第一段脱脂烧结,烧结温度为900-1200℃,时间为1-3h,第二段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1300-1600℃、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第一段脱脂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时间为2h;
优选地,第二段真空烧结,烧结温度为1500℃,时间为1.5h。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光固化打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陶瓷坯体。
10.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核壳状黑色陶瓷颗粒在3D打印领域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3D打印领域选自黑色陶瓷材料打印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8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