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044.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润明;周亚平;吴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L53/68;B60L53/6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张志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换电柜峰谷 电价 有序 充电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该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是通过判断当前是否处于生活用电高峰期阶段,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有序或无序充电,其中,有序充电是指在用电峰谷时,动态调整换电柜的运行功率,仅保持满足用户基本换电需求的情况下,降低整机功耗,节省电能;而当错过高峰期,进入凌晨低谷阶段时,恢复满功率状态进行充电的机制。本申请针对用完即充的无序充电,在不影响市场运营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降低电网高峰期用电的负荷率;峰谷有序限制充电,低谷正常无序充电,根据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可减少电费成本投入,继而提高盈利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换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充换电柜的充电策略是用完即充的无序充电方式,即任何时间点,如果换电柜检测到电池入柜后,控制系统就会启动充电器对电池进行充电。用完即充的无序充电方式,从宏观角度上分析,会增加国家电网的负荷,资源浪费;从微观角度考虑,浪费电费,增加成本。
换电柜的使用用户群体目前主要集中在B端的外卖人群,该部分人群工作的时间非常集中,主要体现在中午和下午时间段。而对于晚高峰(17:00-24:00)生活用电峰谷需求并不强烈,所以无序的、无管理的充电方法是对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及时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电网高峰期用电负荷率的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处于生活用电高峰期阶段;
当处于非高峰期,则进入无序充电模式,同时按时间段统计换电频次,分析最小满电数量n并存储;
当处于高峰期,则通过特定算法计算当前机柜可换的满电电池数量m并存储,所述特定算法为:设定满电电量SOC阈值,对机柜内当前所有电池的电量进行一一比对,在比对过程中,如果比对的电池电量大于等于设定满电电量SOC阈值,则满电数量计数加1;否则,比对下一个,直到所有仓电池全部比对完成;
比对数量,如果当前满电的电池数量m大于等于所述最小满电数量n,则暂停所有在充电池的充电,整机系统进入空闲状态;不满足则进入下一步;
将未充满电的电池按电量SOC降序排列,对排序后的(n-m)个电池进行有序充电,待其都到达可换状态后则暂停输出,进入空闲模式;
当发生换电事件,或者柜内满电可换电池数量发生变化时,则判断当前时间是否仍处于生活用电高峰,如果是,则触发动态调整策略;否则,则退出有序充电机制,进入无序充电机制;如果当前处于凌晨用电的低谷期,则选择将所有未充满电池全部进行再次充电操作;
其中,所述动态调整策略为:新入柜的电池在用电高峰期默认不会启动充电;然后将新入柜的电池与上述排序后的电池组再次按电量SOC降序排列,选择确定出最高电量电池;最后,对选出的最高电量电池进行补充电操作,直到其充满到达可换状态为止。
本申请针对用完即充的无序充电,在不影响市场运营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降低电网高峰期用电的负荷率;峰谷有序限制充电,低谷正常无序充电,根据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可减少电费成本投入,继而提高盈利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充换电柜峰谷电价下有序充电控制方法的应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主控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换电柜与充电器通讯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换电柜控制充电器输出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声纹识别的智能换电柜换电方法
- 下一篇:网络安全服务保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