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掉电放电电路、方法及电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160.X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功;李伟华;陈家隆;黄森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致远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唐明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掉电 放电 电路 方法 电源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掉电放电电路、方法及电源关系系统。所述掉电放电电路,用于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包括:输入检测单元和输出放电单元,输出放电单元包括开关管和第三电阻,输入检测单元连接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输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异常掉电,并在检测到输入电压异常掉电时向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闭合信号,以使开关管闭合;开关管的第一接线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二接线端接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容的第一端,输出电容的第二端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在输入电源异常掉电时,控制输出电容快速放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掉电放电电路、方法及电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源管理类集成电路,在输入异常掉电或者使能关断时,因输出电容较大,导致输出电压从额定电压降为后端负载工作电压以下所需时间太长,此过程会引发后端微控制器的误动作,甚至引起后端微控制器因供电不稳定造成微控制器进入锁死状态。因此在集成电路中,电源功率型集成电路输出端能量能够按要求及时泄放这一技术,对于后级负载的正常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后端功能控制类芯片因供电缓慢下降而造成死机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掉电放电电路、方法及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在输入电源异常掉电时,控制输出电容快速放电,保证后端微控制器的安全可靠工作。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掉电放电电路,用于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包括:输入检测单元和输出放电单元,所述输出放电单元包括开关管和第三电阻,其中:
所述输入检测单元连接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所述输入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输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异常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异常掉电时向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闭合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闭合;
所述开关管的第一接线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第二接线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比较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输入电压,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比较器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比较器的负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管为NMOS功率管,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NMOS功率管的栅极,所述NMOS功率管的源极接地,所述NMOS功率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电压和所述输出电压之间设置有电源转换电路,所述输入电压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输出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快速放电方法,包括:输入检测单元检测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异常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异常掉电时向输出放电单元的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闭合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闭合;
在所述开关管闭合后,所述输出放电单元控制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第三电阻和所述开关管放电。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检测单元检测电源管理电路的输入电压的异常掉电,并在检测到所述输入电压异常掉电时向所述输出放电单元的开关管的控制端发送闭合信号包括:
所述输入检测单元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将所述输入电压转换为检测电压,将所述检测电压和预设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在所述检测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向所述控制端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开关管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参考电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致远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致远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1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