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518.9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3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何锐;乔丕业;金成毅;张国军;蔡建涛;张波;李少纯;肖志雪;赵岩;周亚文;陈威;赵云涛;杨宏星;沈东明;周创彬;宋文奎;李思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7/003 | 分类号: | G21C17/003;G21C17/07;G06F1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冯小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深 防御 核电站 安全 试验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模块、安全壳音响测漏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模块用于对安全壳内的总体泄漏率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获得安全壳的实时整体泄漏率和不确定度;安全壳音响测漏模块用于对安全壳的声音信号进行监测并对所监测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安全壳音响测漏测量结果;报警模块在实时整体泄漏率、不确定度、安全壳音响泄漏时,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显示模块对实时整体泄漏率、不确定度和安全壳音响测漏测量结果进行显示。本发明可准确测量安全壳整体泄漏率、精度高,且还能通过音响检测安全壳是否泄漏,提升密封性试验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安全壳打压试验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厂安全壳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别设置有预应力钢束。安全壳是继核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壳之后的第三道安全屏障,扮演着限制放射性物质从反应堆扩散至大气的重要角色,其建造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安全壳本体的功能完整性。其功能是当一回路管道发生破裂、造成失水事故时,将事故中的裂变产生限制和消除在其内部,确保社会环境和公众的安全。因此,在机组投运前需进行安全壳试验(CTT),以验证安全壳的强度及密封性。
原有试验方案实施时质量和效率显现出明显的滞后和不足。
例如,对于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方面,现有的安全壳打压试验的核心之一即是泄漏率试验,其涉及到试验期间温度、湿度和压力数据的连续采集和拟合计算,属于高精度计算范畴,由于其特殊性,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规范和算法进行处理,开发专门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方能满足要求。然而,随着目前堆型经过多年的吸收引进后,原各传感器算法已无法满足要求,进而导致安全壳整体泄漏率误差偏大。
另外,现有的安全壳打压试验期间,无法对安全壳音响进行泄漏测量,当发现泄漏时,无法定位泄漏位置,进而降低试验结果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包括: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模块、安全壳音响测漏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模块用于对安全壳内的总体泄漏率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获得安全壳的实时整体泄漏率和不确定度;
所述安全壳音响测漏模块用于对安全壳的声音信号进行监测并对所监测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后,输出安全壳音响测漏测量结果,以获得安全壳泄漏位置及区域;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所述实时整体泄漏率、所述不确定度、所述安全壳音响泄漏时,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对所述实时整体泄漏率、所述不确定度和所述安全壳音响测漏测量结果进行显示。
在本发明所述的纵深防御下的核电站安全壳试验系统中,所述安全壳整体泄漏率测量模块包括:泄漏率测量装置、压力调节模块、压力运行模块以及计算模块;
所述泄漏率测量装置用于对安全壳泄漏信号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基于所述安全壳泄漏信号参数获得泄漏数据,并对所述泄漏数据进行实时计算以获得计算结果,以及在所述计算结果满足气体稳定条件后计算实时升压速率和实时降压速率;
所述压力调节模块用于对泄漏采集信号进行实时拟合计算处理,获得实时升压速度和实时降压速度,以及在所述实时升压速度和实时降压速度大于预设数值时,控制升降压电动调节阀开度;
所述压力运行模块用于在压力达到阈值时,控制关闭升降压电动调节阀,对安全壳内的所有参量进行监测并进行实时计算,并在计算结果满足气体稳定条件后计算实时升压速率和降压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