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场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674.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闫彬;黄玲;赵海华;朱万华;方广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10 | 分类号: | G01V3/10;G01V3/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场 传感器 | ||
1.一种磁场传感器,用于航空地面电磁探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测器壳体,所述探测器壳体内部形成有安装腔、减震套筒、弹性筋条;其中,所述减震套筒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减震套筒内形成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设有减震结构,所述弹性筋条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减震腔的内侧壁上,两个所述弹性筋条的延伸方向呈交叉设置,两个所述弹性筋条之间用以共同承载感应线圈,以形成所述减震结构;所述减震腔内填充有减震弹性材料,以形成所述减震结构;
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减震腔内,所述感应线圈包括多个多芯线圈,每一所述多芯线圈均形成有一首端线头以及尾端线头,多个所述多芯线圈沿其径向依次排布,相邻的两个所述多芯线圈中,所述尾端线头电性连接至所述首端线头上,处于端部的两个所述多芯线圈的所述首端线头以及所述尾端线头电性连接;
其中,通过调整所述多芯线圈的数量以调整所述感应线圈的匝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壳体包括环形安装管道,所述环形安装管道的内腔形成所述安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安装管道包括多个安装直管以及多个连接弯管,多个所述安装直管之间通过多个所述连接弯管相互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套筒包括:
支撑底管,所述支撑底管上形成有减震槽;以及,
遮蔽盖板,盖设于所述减震槽的开口处,与所述减震槽共同形成所述减震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性筋条共同形成一承载组,所述承载组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组沿所述减震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传感器还包括前端放大器,所述前端放大器电性连接至所述感应线圈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放大器内设置有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二NPN型三极管、三端可调电流源以及第一PNP型三级管;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引脚连接至OP以及F引脚;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引脚,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引脚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引脚;
所述第一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引脚,所述第一NPN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至S1引脚;
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引脚,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基极连接至S2引脚;
所述三端可调电流源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NPN型三级管以及所述第二NPN型三级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一PNP型三级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三端可调电流源的负极,所述第一PNP型三级管的发射极连接至SC引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场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传感器还包括多根连接绳索,每一所述连接绳索均包括呈相对设置的连接端以及安装端,多个所述连接端间隔安装至所述探测器壳体上,多个所述安装端用于设于外界飞行器上;和/或,
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探测器壳体之间设置有屏蔽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6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