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967.3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胡向东;任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国睿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8 | 分类号: | C07F7/18;A01N55/10;A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西咸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官能团 己烯 化合物 合成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化学名称为:1-(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丙基-4-羟基-6-甲基2-环己烯-1-醛,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巴豆酸甲酯作为原料,可获得前体化合物3,其制备方法和反应化学式如下所示:
将钠溶于适量乙醇中,待钠溶解完,依次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和巴豆酸甲酯,升温回流,有白色固体生成。待反应完全后,旋干,加入水至固体完全溶解,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保留水相,使用浓盐酸化,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加入异丙醇和樟脑磺酸(CSA)以及甲苯,回流分水,反应完全,有机相经浓缩和柱色谱分离,得到前体化合物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化合物3作为原料,反应可以得到前体化合物4。
其制备方法和反应化学式如下所示:
将前体化合物3溶于适量乙腈中,分别加入碳酸铯(Cs2CO3)BrCH2CH2CH2OTBDPS,加热至反应结束,加入水到体系中,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色谱分离,得到前体化合物4。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化合物4作为原料,反应可以得到前体化合物5。
其制备方法和反应化学式如下所示:
将前体化合物4溶于适量乙醚中,降至0℃,慢慢加入四氢铝锂(LiAlH4),反应完全后加入盐酸酸化,用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的粗产物溶于甲醇,冷却至0℃,依次加入七水三氯化铈(CeCl3·7H2O)和硼氢化钠(NaBH4),反应完全后用饱和氯化铵淬灭,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色谱分离得到前体化合物5。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化合物5作为原料,反应可以得到前体化合物6。
其制备方法和反应化学式如下所示:
将前体化合物5(21.0g,47.87mmol)溶于200mL的二氯甲烷中,冷却至0℃,依次加入imid(4.9g,71.80mmol),将TBSCl(7.2g,47.87mmol)溶于50mL的二氯甲烷中,在0℃的条件下,使用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加至上述溶液中,约0.5h-1h。待有固体生成,TLC检测反应完全,磷钼酸显色。饱和碳酸氢钠淬灭,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得到前体化合物6。
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多官能团环己烯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体化合物6作为原料,反应可以得到化合物X,即1-(3-叔丁基二苯基硅氧基)丙基-4-羟基-6-甲基2-环己烯-1-醛。
其制备方法和反应化学式如下所示:
将前体化合物6(20.0g,36.17mmol)溶于300mL的二氯甲烷中,在室温条件下,依次加入NaHCO3(6.1g,72.34mmol),DMP(18.4g,43.40mmol),搅拌5h,TLC检测反应完全,磷钼酸显色,饱和碳酸氢钠和硫代硫酸钠淬灭,二氯甲烷萃取(100mLx3),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直接下一步。
在0℃条件下,将上述粗产物溶于60mL的THF中,随后加入2M HCl(10mL),搅拌6h,进行TLC检测,磷钼酸显色。待反应完全,用饱和碳酸氢钠淬灭,乙酸乙酯(80ml x 3)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柱色谱,得到所述化合物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国睿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国睿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9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