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136.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闫少仕;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4D13/18;E04D3/38;E04D3/40;E04D3/36;H02S2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杨用玲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紧固 结构 bipv 屋面 支架 系统 | ||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该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包括:导水槽、压块和剪刀型紧固机构。其中,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各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固定部外侧与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在装配状态下,压块与第一导水槽通过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固定部反向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连接部分别与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连接件;第一固定位与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本发明实现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BIPV屋面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类对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开采能力迅速提高。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这些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传统能源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必将要寻找清洁、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取代传统能源,而太阳能就是这样的能源之一。
现有技术中,BIPV一般指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 Building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通过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建筑屋顶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有利于节能减排,将光能发电带入普通住户的生活中。实际应用中,光伏组件需要固定在屋顶上,且需要安装导水槽。由于螺钉需要由外向内穿过导水槽,往往会有雨水沿螺钉渗入到屋顶上,容易使金属结构生锈,造成屋面漏水。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及 BIPV屋面支架系统,实现了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可装设于光伏组件边缘,包括:导水槽,包括第一导水槽和支撑部,所述第一导水槽横截面呈缩口状,所述支撑部至少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一侧,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导水槽轴线方向一致,所述支撑部表面具有第一固定位;压块,所述压块包括压块主体和预压部,所述预压部表面设置有具有第二固定位;剪刀型紧固机构,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件,各个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部、铰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外侧与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相配合;其中,在装配前,两所述固定部合拢,且合拢后截面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水槽的开口宽度,以装入所述第一导水槽内;在装配后,所述压块与所述第一导水槽通过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连接,所述剪刀型紧固机构一端通过两个所述固定部相互远离地旋转至预设角度,以卡置在所述第一导水槽内侧;另一端通过将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压块主体连接,以相对固定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位与所述第二固定位相对设置,之间形成所述光伏组件的夹持间隙。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紧固结构,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本方案通过剪刀型紧固机构实现压块与导水槽的连接,一方面,剪刀型紧固机构通过两连接件的铰接连接方式,使连接件旋转至预设角度,使固定部卡置在第一导水槽内;另一方面,通过两连接部与压块主体的连接,使两连接件相对固定,保持预设角度并与导流槽连接。此外,通过导流槽沿高度方向对固定部的限位,使支撑部和预压部之间形成夹持间隙,以固定光伏组件。进而,无需在导水槽表面开设安装孔,避免了对安装孔处的密封工序,与此同时,第一导水槽可导流沿剪刀型紧固机构流至导流槽的雨水,有效增加光伏支架的防水导水效果。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将剪刀型紧固机构合拢伸入至第一导流槽后张开,压块安装至剪刀型紧固机构上方,对连接件进行锁紧,即可完成压块、剪刀型紧固机构和导流槽的相对固定,安装方便,可行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预压部通过第一限位部衔接在所述压块主体远离所述导水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压块主体的一侧具有光伏组件抵靠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