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常规油藏开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275.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维耀;李华;孔德彬;杨海恩;岳明;宋智勇;高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3/20;C09K8/5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顾可嘉;夏华栋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规 油藏 开采 方法 | ||
本公开涉及非常规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常规油藏开采方法。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和生物制剂的协同体系,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具有改变岩石润湿性,逐级调剖裂缝和大孔道,以及调整吸水剖面的作用,可以方便生物制剂进入储层基质区。生物制剂可以随着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运移至储层裂缝和基质区域,其中的微生物成分可以利用原油生长,直接降解原油组份,改变原油物性,改善原油流动性,可分阶段、分区域调控储层润湿性,达到扩大波及和增加洗油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非常规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常规油藏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非常规储层具有渗透率低、纳米级孔隙发育、孔喉结构复杂且连通性差的特点,且非常规储层的天然裂缝发育广泛,非均质性强。常规开发方式往往难以对非常规储层实现有效动用,大多需要经过水平井分段多级压裂进行开发。经过多级压裂之后,非常规储层形成了压裂多级缝、天然裂缝、基质相结合的多尺度多孔介质结构。与常规储层不同,非常规储层压裂后,部分储层压裂液返排率仅5%左右,衰竭开采压力下降迅速、采收率极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藏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和生物制剂协同体系;
将所述协同体系注入到非常规油藏储层中。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协同体系之前,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
可选地,所述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是在乙腈体系中以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聚合物单体,引入亲水性官能团-COOH,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制备的生物黏附活性微球。
可选地,在确定所述协同体系之前,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生物制剂。
可选地,所述生物制剂为微生物定向激活剂。
可选地,所述生物制剂为包括微生物细菌和微生物定向激活剂的混合物质。
可选地,在所述协同体系中,所述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的质量分数为0.1%-0.2%,所述生物制剂的质量分数为1%-2%。
可选地,所述方法适用于基质渗透率为0.01-1.1mD,温度小于80℃的非常规油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和生物制剂的协同体系,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自身具有改变岩石润湿性,逐级调剖裂缝和/或大孔道,以及调整吸水剖面的作用,可以方便生物制剂进入储层基质区。生物制剂可以随着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运移至储层裂缝和基质区域,其中的微生物成分可以利用原油生长,直接降解原油组份,改变原油物性,改善原油流动性。而且,近井地带的微氧/好氧菌以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为主,随着注入液流向储层深处,液体中溶解氧减少,地层微生物菌群逐渐向代谢生物气、生物酸的厌氧菌群演化。由于代谢产物产生时间差异,因此可分阶段、分区域调控储层润湿性,达到扩大波及和增加洗油效率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以绿色环保、低廉高效开发理念,结合纳微米活性体系和微生物自生自产特性,针对非常规非均质储层特点,公开了纳微米流体吞吐、多轮次、分区调堵的新型开发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出了活性纳微米分散体系/生物制剂协同体系驱油机理;
图2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微观模型夹持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所采用的微观模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纯度环戊烯生产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