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288.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8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吴燕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晟智能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6 | 分类号: | B05C1/06;B05C13/02;B05C11/10;B05D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海绵 尾气 净化器 载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包括有底架、吸附浆料单元、涂覆单元、上料运输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吸附浆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涂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上料运输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吸附浆料单元与涂覆单元相连接。本单元实现了对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浆料,利用海绵先将浆料吸附而后再释放出均匀涂覆在载体上,代替将载体浸泡在料浆内的方式,可防止载体出现堵孔现象,以及载体各部位涂层湿重不可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机动车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主要有机内和机外控制,机外净化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已经生成的有害排放物进行净化的后处理技术,而催化技术是机外净化的主要手段,其原理是利用排气自身温度,在净化器中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尾气中的污染物CO、HC、NOx和PM转化为无害的CO2、N2和H2O,尾气净化器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载体分为堇青石陶瓷载体、金属载体等,将活性组分的浆料涂覆到载体上,经过烘干、焙烧后制成净化器。
目前对蜂窝堇青石陶瓷载体涂覆浆料一般采用浸泡吸附的方式,将载体浸泡在料浆后取出,用吹风机吹去多余的浆料后进行烘干制得,这种方式在用吹风机吹去多余浆料的时候,在远离吹风机的一端容易积累较多的料浆,容易出现堵孔现象,以及载体各部位涂层湿重不可控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一致性无法保证。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对蜂窝堇青石陶瓷载体涂覆浆料一般采用浸泡吸附的方式,将载体浸泡在料浆后取出,用吹风机吹去多余的浆料后进行烘干制得,这种方式在用吹风机吹去多余浆料的时候,在远离吹风机的一端容易积累较多的料浆,容易出现堵孔现象,以及载体各部位涂层湿重不可控的问题,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一致性无法保证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利用海绵的尾气净化器载体涂覆装置,包括有底架、吸附浆料单元、涂覆单元、上料运输单元和控制屏;底架与吸附浆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涂覆单元相连接;底架与上料运输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吸附浆料单元与涂覆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的是,吸附浆料单元包括有料浆池、第一锥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电动滑板、第三传动杆、第一传动盘、第二传动盘、齿条、第二直齿轮、第一转动轴、限位杆、导流架和第三直齿轮;料浆池侧边设置有电动滑板;料浆池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锥齿轮与涂覆单元相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电动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直齿轮侧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电动滑板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板与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电动滑板与底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盘进行固接;第一传动盘通过转轴与第二传动盘相连接;第二传动盘与齿条进行固接;齿条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转动轴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与限位杆进行转动连接;齿条与导流架进行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晟智能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宁晟智能环保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2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