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352.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叨;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叨 |
主分类号: | A61C17/06 | 分类号: | A61C17/06;A61C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唾液 吸收 功能 口腔 撑开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包括中间撑开杆(1)和侧翼撑开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撑开杆(1)底端外壁设置有口腔限位板(9);中间撑开杆(1)两侧外壁均设置有调节基座(29);调节基座(29)一侧内壁设置有调节弹簧(30);调节弹簧(30)一端外壁设置有调节伸缩杆(31);调节伸缩杆(31)四周外壁活动连接于承载伸缩杆(19)一侧内壁;调节伸缩杆(31)一侧外壁设置于侧翼撑开板(2)一侧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撑开板(2)一侧内壁设置有承载连环(3);承载连环(3)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连杆(5);承载连环(3)一侧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纹杆(6);移动连杆(5)顶端外壁设置有拉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连杆(5)底端外壁设置有承载块(17);承载块(17)一侧外壁设置有承载基座(21);承载基座(21)一侧内壁设置有承载弹簧(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弹簧(20)一端外壁设置有承载伸缩杆(19);承载伸缩杆(19)四周外壁活动连接于承载基座(21)一侧内壁;承载伸缩杆(19)一侧外壁设置有舌头挡板(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头挡板(4)包括凹型挡板(401)、旋转限位板(402)、吸唾软管(403);凹型挡板(401)两侧外壁设置于承载伸缩杆(19)一侧外壁;旋转限位板(402)一侧外壁活动连接于凹型挡板(401)一侧外壁;吸唾软管(403)一侧外壁设置于凹型挡板(401)两侧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座(21)顶端外壁设置有第一限位环(18);承载连环(3)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环(32);吸唾软管(403)四周外壁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限位环(18)、第二限位环(32)一侧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撑开杆(1)另一侧内壁设置有内置槽(28);内置槽(28)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外螺纹杆(16);外螺纹杆(16)一侧外壁设置有旋转连杆(15);旋转连杆(15)一侧外壁设置有旋转圆盘(14);外螺纹杆(16)四周外壁活动连接有内螺纹筒(22);内螺纹筒(22)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调节连杆(23);侧翼撑开板(2)一侧内壁活动连接有旋转连柱(24);调节连杆(23)一侧外壁设置于旋转连柱(24)一侧外壁;侧翼撑开板(2)底端外壁设置有固定连板(25);固定连板(25)底端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固定吸盘(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撑开杆(1)底端外壁设置有支撑伸缩杆(13);支撑伸缩杆(13)四周外壁活动连接有支撑连杆(10);支撑连杆(10)底端外壁设置有弧形固定板(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撑开杆(1)一侧外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形孔(11);支撑伸缩杆(13)一侧外壁设置有弹性限位柱(12);弹性限位柱(12)四周外壁活动连接于圆形孔(11)一侧内壁;弧形固定板(8)底端外壁设置有海绵垫层(27)。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具有唾液吸收功能的三向口腔撑开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舌头挡板(4)、移动连杆(5)等部件通过固定螺纹杆(6)安置在承载连环(3)中;
S2:将弧形固定板(8)安置在患者脖子上,通过弹性限位柱(12)、圆形孔(11)调节中间撑开杆(1)的高度并使得口腔限位板(9)恰好位于患者口腔底部;
S3:旋转旋转圆盘(14)调节两个侧翼撑开板(2)之间的距离,直至将患者的口腔完全撑开并使得固定吸盘(26)吸附在患者的皮肤上;
S4:解除固定螺纹杆(6)的固定,调节舌头挡板(4)的位置,使得舌头挡板(4)包裹住患者舌头;
S5:通过吸唾软管(403)将患者口腔内部的唾液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叨,未经潘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35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