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878.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红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48 | 分类号: | C08F2/48;C09D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郑雪梅 |
地址: | 516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引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光固化 涂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涂料。其中,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反应物、第二反应物以及第三反应物;其中,第一反应物为二异氰酸酯类物质,第二反应物为含羟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第三反应物为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将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生成半酯产物;将所述半酯产物和所述第三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可聚合光引发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改善光引发剂固化后残留或裂解的碎片易从漆膜中迁移到表面的情况,以减少光固化涂料漆膜所产生的不良气味,避免有害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引发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涂料。
背景技术
光引发剂是光固化涂料的关键组分。现有的小分子光引发剂虽然具有较高的光引发效率,但其固化后残留或裂解的碎片易从漆膜中迁移到表面,造成光固化涂料漆膜存在不良气味,形成有害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聚合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光固化涂料,旨在改善光引发剂固化后残留或裂解的碎片易从漆膜中迁移到表面的情况,以减少光固化涂料漆膜所产生的不良气味,避免有害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反应物、第二反应物以及第三反应物;其中,第一反应物为二异氰酸酯类物质,第二反应物为含羟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第三反应物为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
将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生成半酯产物;
将所述半酯产物和所述第三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可聚合光引发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二异氰酸酯类物质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含羟基丙烯酸酯类物质下选自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选自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生成半酯产物”的步骤包括:
采用滴加的方式,将所述第二反应物逐滴加入到所述第一反应物中,生成半酯产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应物提供的羟基与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1):1。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半酯产物和所述第三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可聚合光引发剂”的步骤包括:
采用滴加的方式,将所述第三反应物逐滴加入到所述半酯产物中,得到可聚合光引发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应物与所述第一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2):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可聚合光引发剂由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反应物、第二反应物以及第三反应物;其中,第一反应物为二异氰酸酯类物质,第二反应物为含羟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第三反应物为α-羟基酮类光引发剂;
将所述第一反应物和所述第二反应物进行反应,生成半酯产物;
将所述半酯产物和所述第三反应物进行反应,得到可聚合光引发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光固化涂料包括可聚合光引发剂,该可聚合光引发剂由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可聚合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红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红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