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0465.4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5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柳;唐志成;王伟博;苏淑芳;刘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3/34;C02F7/00;B01D36/04;C02F1/28;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鼎立东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1 | 代理人: | 陈佳妹;朱慧娟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 污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出处理带、可渗透反应格栅和水力截获带;
所述抽出处理带设置在被污染的地下水的内部,所述抽出处理带包括抽水井,所述抽水井的孔深大于污染深度;
所述抽水井为多个,各所述抽水井为完整井或非完整井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抽水井的影响半径通过抽水井所设置位置处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含水层的厚度以及渗透系数确定;
所述影响半径、所述地下水水位降深、所述含水层的厚度和所述渗透系数存在下式所示的关系:
其中,R表征影响半径,S表征抽水井1降深,H表征含水层厚度,K表征渗透系数;
所述抽水井抽水量根据下式得到:
其中,Q表征所述抽水井的抽水量,r表征所述抽水井的半径;
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设置在污染羽的下游,其中,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依次包括反应层、释氧层和活性材料层;
所述水力截获带设置在可渗透反应格栅的下游,所述水力截获带包括监测井和集水槽,所述监测井设置在所述集水槽内,所述集水槽内装填有砂砾;
所述抽出处理带用于将被污染的地下水中重污染区域的污水抽出并进行处理;
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用于将所述污染羽的下游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述水力截获带用于将通过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的污水进行处理;
所述监测井的抽出捕获区通过两点的地下水水头、两个所述水头之间的距离、抽出量和渗透系数确定;
所述监测井为多个;
多个所述监测井连续分布设置;
监测井同时作为抽水井,计算单井的抽出捕获区,捕获区最大宽度ymax:
其中,h1表征天然水流条件下x1处的地下水水头,h2表征天然水流条件下x2处的地下水水头,L表征h1和h2之间的距离,Q表征抽出量,K表征渗透系数;
接着计算驻点的坐标:
分别将一组小于ymax的y值,计算相应的x值:
所得(x,y)值绘制捕获区;
在PRB结构与所述水力截获带的中间设置监测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的影响半径通过抽水井所设置位置处的地下水水位降深、含水层的厚度以及渗透系数确定;
各所述抽水井为完整井或非完整井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井的孔数为多个;
所述抽水井的下部设置有筛管;
所述筛管内设置有潜水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横跨所述污染羽;
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的深度到达所述被污染的地下水所在含水层底部;
所述可渗透反应格栅的厚度通过地下水流速、污染物停留时间和安全系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井为大口井或抽水井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集水槽的长度大于所述被污染的地下水的宽度;
所述集水槽的深度到达所述被污染的地下水所在的水层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地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4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纤维用浸润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 下一篇:补锂设备及补锂方法